幻灯二

孩子才八个月丈夫提出离婚(爱护儿童马化腾小夫妻闹离婚,孩子仅8个月大!法院发《告知书》:离婚了也要管好娃)

“鉴于本案涉及未成年人,特向你们发放《未成年人利益保护及家庭教育指导告知书》,现将《告知书》送达给你们,希望你们照此履行……”这是近日徐汇区人民法院受理的一起涉离婚抚养费纠纷的调解现场。

此次发放的《告知书》,是徐汇法院在今年《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之后,发出的首份家庭教育指导告知书,也是该院在推进家事审判改革以来,针对未成年人利益保护又一重要举措,在法律层面为父母离异后未成年人的抚养及家庭教育事宜指明了方向。

就在昨天,由上海市妇联、市教委、市文明办联合修订的《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以下简称《大纲》)正式发布,为家长送上了“依法带娃”上海标准,也重点关注到了特殊儿童和特殊家庭儿童。

孩子尚在襁褓

父母闹到分居离婚

晴晴(化名)和小华(化名)相识于2018年的春天,两人经人介绍相识,于2020年7月登记结婚。在晴晴起初的印象里,小华是一个不会抽烟不会喝酒,老实本分且有着一份正当工作的男人。

“我们老家都是安徽的,独自在上海奋斗,相似的经历让我们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晴晴坦言,在那个时候,自己也确实憧憬着能与小华在上海共同打拼,彼此依靠。

然而随着共同生活的日子逐渐变长,两人因为各种生活琐事开始频繁发生争执。晴晴告诉记者,这种无休止的争吵让她一度觉得很累,但彼时的她已经怀孕了,她只能选择妥协。

2020年11月,晴晴诞下一子。初添新生命的喜悦也的确在那一刻温暖了这个小家庭,但好景不长,哺育婴儿的各种琐事缠身,让本就紧张的夫妻关系一度到达冰点。

“别说照顾产后的我,在家里他就是打游戏,小孩子的事情也不管,每次吵完架都是冷暴力玩失踪,几天都不回来,我实在是受不了这样。”去年7月,在孩子出生仅8个月左右,两人闹到分居的地步,心灰意冷的晴晴起诉至法院要求离婚。

案件到了徐汇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张弢的手中。在庭前调解阶段,张弢见到了双方当事人。“当时两人到法院后矛盾很激烈,彼此指责,都认为对方不好。”

“晴晴说,分居之后孩子就一直是跟着她共同生活的,小华很少来探望,也没有按时支付过抚养费,甚至在孩子生病住院期间也没有管过孩子。说到这些事情时,她都是泪流满面,精神状态并不好。”法官助理张光艳告诉记者,而另一边,小华的态度也很强硬,对晴晴所描述的一些事实予以否认,同意离婚但要求取得孩子的抚养权。

介入心理咨询指导后续家庭教育

鉴于女方当时尚在哺乳期,到庭后又情绪激动,为了防止女方系产后抑郁提出离婚,从维护和谐家庭、维护未成年人利益的角度出发,徐汇法院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及时介入心理咨询。

心师联盟专业心理咨询师在接触晴晴之后,给出了专业评估,排除了晴晴患有产后抑郁的可能,而这份心理报告,也为法院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为后续调解提供了专业支撑。

“之后,我们做了大量释法工作,帮助双方了解离婚的后果,协调双方关于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抚养费支付、探望等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上海徐汇法院发出首份家庭教育指导告知书(摄影 张超)

张弢告诉记者,本案中双方当事人在未成年人抚养、家庭教育方面虽然并无明显违法行为,但考虑到分居期间,男方探望孩子较少,双方就子女抚养、教育沟通不顺畅,为了强化教育指导,法院根据《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专门制作了《未成年人利益保护及家庭教育指导告知书》,就离婚后未成年人的抚养及家庭教育,告知相关法律规定及后果,帮助当事人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当事人的法律意识。

上海徐汇法院发出首份家庭教育指导告知书(摄影 张超)

记者获悉,《告知书》是徐汇法院家事审判改革以来继涉诉未成年人心理干预制度、抚养费提存监管制度后,针对未成年人利益保护又一重要举措。

在全社会越来越关注未成年人利益保护,国家相继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大背景下,《告知书》是徐汇法院根据《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所制定的指导性文件,聚焦指导父母离异后未成年人的抚养及家庭教育事宜,防患于未然,体现了司法为民,也彰显了司法温度。

记者翻阅《告知书》发现,其中记载了未成年人在父母离异或分开后的人身关系、抚养、探望及家庭教育等各项事宜,不具有强制性,系对未成年人父母在未成年人抚养、家庭教育方面的贴心指导,意在强化未成年人父母的法律意识,提示父母重视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

张弢表示,从审判实践的角度,《告知书》可以促进当事人自行履行抚养义务,减轻法院后续的执行压力,节约司法资源。

“上海标准”

关注特殊儿童和特殊家庭儿童

让孩子吃穿不愁,接受教育,是否就意味着你是一名合格的家长?据悉,修订后的《大纲》新增特殊儿童、特殊家庭两大板块,残障、智优、单亲离异重组、留守、流动、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家庭儿童都囊括其中,并强调要均衡配置家庭教育公共资源,关心特殊儿童和特殊家庭儿童的健康教育成长。

市妇联强调,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有其特殊性,不是对普通学校教育或机构干预的简单翻版,必须紧密结合儿童的特殊需要和家庭生活特点;对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重点是支持家庭功能的恢复。

以单亲、离异和重组家庭为例,单亲家庭指导的重点是帮助家长建立和加强自身与儿童的生活信心,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有关托育、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支持。对于离异家庭,重点是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婚姻存续与教养职责之间的关系,避免将自身婚姻失败与情感压力迁怒于儿童,避免简单粗暴或者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儿童;强化非监护方的父母角色与责任,并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儿童适当的性别影响。对于重组家庭,重点是指导家长多关心、帮助和亲近儿童,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帮助儿童正视现实;创设平和、融洽的家庭氛围,并对双方子女一视同仁。

记者 |季张颖 陈友敏

来源: 上海法治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