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丛林教育(大白爱护儿童儿童世界里的“丛林法则”——谈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与“共情”能力)

棉棉老师

(如果您想阅读往期完整的主题文章,或者给我留言投稿,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爱丽丝与奇妙豆”,微信号:AliceandMagicBeans)

大家好,我是棉棉老师。今天,让我们来谈谈一个残酷的话题:儿童世界里的“丛林法则”。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世界纯真无邪,只有善良和美好,然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孩子的世界,比我们想象中复杂且有压力得多,和成年人一样,儿童世界里也有残酷的“丛林法则”。

从2011年开始,我分别在中国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和加拿大早教机构从事与青少年和儿童教育相关的工作。通过我的观察,其实儿童从三岁左右就会开始无意识地在集体中划分“阶级”,接受自己认可的成员,排斥自己不认可的个体。到了青少年时期,这种“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的情况则会愈演愈烈。

还是以真实的事例加以说明。

在我到加拿大的第二年,在BC省首府城市的某知名的早教中心实习,主要负责一岁半到三岁之间的儿童教育。在那里,有一个两岁的小姑娘名叫琳达(化名)。琳达的年龄在班上12个小朋友中间刚好到达平均值,她的行为方式也比较具有该年龄段的代表性:她会有意识的选择和她年龄相仿(2岁左右)、长相相近(深色头发浅色皮肤)的女孩子做朋友,主动接近她们,面对她们时举止十分友好;

对于年纪比她大的孩子,无论性别,琳达都会表现出即崇拜又敬畏的心情,和他们相处时小心翼翼地不与他们发生冲突;

对于年纪比自己幼小的小朋友,琳达则比较肆无忌惮,常常欺负他们。也许在老师一转头的工夫,琳达就一掌把某个小孩推倒在地,惹得对方哇哇大哭。

老师们对此非常头痛,常常会轮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教育琳达。之后,琳达会有所收敛,但不久之后又会故态复萌。

那时候的我对于琳达的行为模式感到十分好奇,于是有意识地进行了为期一周观察。我发现,琳达并非对每一个比她小的小孩都如此对待,她的“霸凌”行为总是会最高频率的集中在两个特定的小孩身上。

这两个小孩之间的共同点,一是和琳达一样都是女孩子,二是语言能力相对比较弱,三是外表上和琳达的差异较大(一个浅色头发,另一个深色皮肤)。

当然,我的观察仅仅限于当时工作的集体中,作为儿童行为实验观察来看样本也不够大。不过,仅仅就事论事,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一些琳达(儿童世界里的“霸凌者”)的行为规律:

1. “霸凌者”会有意识的挑选能力较弱的群体成员作为“受害人”

这里的“受害人”,指的或者是年纪小、或者是个头小/力气小、或者是语言能力不够强(不能及时求助和准确描述自己受到了怎样的不公正对待)的儿童。琳达正是因为本能的知道,欺负这样的人不会引发激烈反抗,也不会导致严重后果,才会一次次挑选她们下手。

解决方案:

让孩子按照法定年龄入学,和自己同年龄段的人相处。国内不少家长都喜欢“揠苗助长”,托关系让孩子早一年入学,殊不知是将孩子置于了一个更脆弱而易受伤害的环境之中。

在成年人看来,相差一岁貌似没有什么分别,但对于年纪幼小的孩子而言,相差一岁是一条巨大的鸿沟,在体能、认知、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发展程度可能会大不一样。年纪小或能力弱的孩子,最容易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

另外,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帮助训练以加强孩子的语言能力,让他/她有能力在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强硬的反抗,大声拒绝(下文插图翻译:“NO这个字是你最好的朋友”),并学会向师长和父母求助。

2. “霸凌者”挑剔的大多是同性

也许是人的天性使然,“霸凌者”欺压的对象大多是同性。

解决方案:

除了教孩子远离“霸凌者”,在受到欺负的时候一定要奋起反抗,暂无别的办法。

如果大家对此有好的解决方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提出您的建设性的意见。

3. “霸凌者”偏好选择同自己个体差异大的人作为“受害人”

孩子们在集体中生活,会在相处不久后迅速的形成相应的“阶级”,互相给对方贴上“标签”,并通过“标签”来衡量这个人应该受到怎样的对待。

儿童世界里的标签一般有如下几种:

1.“明星人物”——长得极其好看、有特长(例如能歌善舞)又有魅力的孩子;

2. “领袖人物”——综合素质优秀、成绩好、受老师喜爱并委以重任的孩子;

3. “美女/帅哥”——长得漂亮可爱、人缘好的孩子;

4. “追随者”——大多数孩子都属于这一类,他们表现不突出但是能够“随大流”、人缘尚可也不会受到歧视;

5. “小流氓”——成绩差、但是校内校外资源多、大家都不敢随便得罪的孩子;

6. “独行侠”——各方面都不差但喜欢独来独往的孩子,由于本身能力不俗,也不容易受到孤立和歧视;

7. “边缘人(Outsiders)”——受到孤立和歧视的孩子的总称。

在以上七种分类里面,“边缘人”算是一个大类,代指所有因为自己不同而不受欢迎的孩子。他们可能会得到各种恶意的外号,例如“书呆子”、“怪胎”、“鼻涕虫”、“丑八怪”,等等。

想到小时候学校里那些被孤立的孩子那嚅嗫的神情,以及他们一走近大家就一哄而散时他们受伤的眼神,我现在都觉得不寒而栗。虽然我从来没被孤立也没有主动孤立过别人,但我了解,被孤立和歧视会让人承受多么难堪痛苦的折磨。

校园从来就不是一片乐土,尤其在孩子年纪尚小还不懂掩饰的时候,赤裸裸的恶意最伤人。

变成一个集体中的“边缘人”,说到底是概率问题。因为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个集体中的无形标准和不成文条约是什么。只要一个孩子足够的不同,又还不够强大到能保护自己,他/她就有可能成为被“边缘化”的牺牲品。

例如下面的例子,《1Q84》中童年时期的青豆小姐:

她的脸上似乎永远蒙着一层不透明的薄膜,那是为了消除自己的存在感。若无必要,她从不在人前开口,也不会把感情表露在脸上。薄薄的嘴唇总是紧紧地抿成一条线。……

全班同学都知道她是“证人会”的信徒。她因为“教义上的理由”不参加圣诞节的活动,也不参加走访神社、佛寺之类的远足或修学旅行。从没参加过运动会,也没唱过校歌和国歌。这样一种只能称为极端的做法,使她在班级里越发孤立。而且,每次吃午饭前,她必须念诵一种特别的祈祷词,而且得清晰地大声念诵,让人人都能听见。自然,周围的孩子都觉得那祈祷令人毛骨悚然。她肯定也不愿在众目睽睽之下这样做,但已被训练得坚信在进食前必须念诵祈祷词,即使没有其他信徒在一旁守着,也不能敷衍了事。

——村上春树《1Q84》Book 1

很势力、很残酷,不是吗?

虽然儿童世界中这样的排斥行为并不值得称道,但我们必须明白,“排除异己”这种行为,原本就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人性之中。了解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考虑如何避免和缓解这种歧视和矛盾。

解决方案: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让孩子在穿着打扮和行为习惯上和同伴类似,是有效的融入集体的手段。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有的学校会要求学生穿上统一的制服,每天统一吃学校发放的营养午餐。没有攀比,没有落差,就没有伤害。

问题是,家长和学校的这种保护机制,能保护孩子们多久?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家门走出校园,然后需要自己应付一切恶意。

我认为,最根本的解决办法不是建立一个固若金汤的保护机制来防止校园霸凌(当然能做到这一点也很重要),而是让孩子的身心都强大起来,同时建立高度的“自我肯定”和“共情(Empathy)”能力。

“共情”能力又称作“同理心”,也有人把它叫做“换位思考”,是指个体有能力站在对方的立场,转换角度来为对方设身处地的思考的状态。“共情”能力强的人往往对他人的情绪变化很敏感,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深刻的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在这里我们讨论的“共情”能力,无论是帮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保全自己,还是扩大和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起到的作用都是决定性的。“共情”能力是情商高低的一大硬指标。“强大”和“共情”这两点,都能有效的帮助孩子融入集体生活,不仅不容易受到欺负,还很有可能会成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伸张正义的“领袖人物”。

还是举一个例子吧。我以前回答一个问题“怎样让粉红色看起来很硬汉?”时,给大家科普了加拿大的“反欺凌日/粉红衬衫日”(Anti-Bully

Day/Pink Shirt Day)。这个节日的起因是这样的:

在加拿大,有一个九年级的男生在开学第一天遭到了校园恶霸的欺凌,原因是他穿了一件粉红色的衬衫,被认为是弱爆的“娘娘腔”。

高年级的男生David Shepherd和Travis Price听说了这件事,不忿于校园里恶意的滋长,决心好好整治一下霸凌者。于是他们买了50件粉红衬衫,在高年级男生中散发,大家商量好第二天一起穿粉红色出现以支持被欺凌的小男生。

后来,校园里其他人也得知了此事,自动要求加入反霸凌的“粉红衬衫行动”,于是校园成为了粉红色的海洋。

这是创始人David

Shepherd and Travis Price:

现在全球已有25个国家庆祝这个节日。全球的“反霸凌日/粉红衬衫日”通常在2月28或29日庆祝,美国的则是5月4日。

届时校园里的画风通常是这样的:

连学校里最酷的一拨篮球运动员们(“校园明星”)也穿上了粉色衬衫,以支持反霸凌运动。“霸凌者”其实是懦夫,因为他们只敢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只要大家都勇敢的发声反抗,就能保护那些需要被保护的人。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怎样才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既能强大到保护自己,又能“共情”到体察他人?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引导和激发出孩子的“正直感(Integrity)”和“体察自身和他人情绪(Self-awareness

and Emotional Sensitivity)”的“共情”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在孩子早年越早培养就越好。

假如儿童世界是一片原始丛林,其中的生存法则应当是这样的:

在无人监管的状况下,个体能够在保护自身利益且不伤害他人,并做到主动进行有效的社交、保持良好的人际互动。

那么,作为父母和长辈的我们,要如何引导和培养孩子建立“丛林生存法则”呢?

第一步: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情绪

孩子一定要通过“被爱”来学会“爱人”,正如同他们一定要通过被亲人“彻底的接纳和理解”来学会如何接纳和理解他人,从而和陌生人建立信任感。

因此,在孩子出生以后,要让他们体验到充分的爱与信任感。根据教育界著名的“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如果在婴儿时期孩子和父母之间形成了安全的依恋关系,对他们之后的人格健康发展有显著积极的影响。

换句话说,在人生早期得到足够的爱、建立起“信任型”依恋模式的人,长大后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更佳,也更不容易成为被同龄人霸凌的对象。

第二步:孩子需要和同龄人接触及玩耍

作为一名资深猫奴,在这里我想要举一个关于猫咪性格发展的例子。

众所周知,猫咪的形象一向是独立孤傲的,即使是和主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也仍然保持自己独来独往的个性。但难道每只猫的性格都一样吗?不不不不不。

以常见的田园短毛猫为例吧。五年以前,武汉下暴雨,我在街边捡到一只瑟瑟发抖的小白流浪猫,把它带回了家。很快,小白猫长成了大白猫,但还是野性十足,不喜欢和人亲近,常常抓人咬人,并且每次抓人必伸爪子,每次咬人必下重口。由于我老是想去逗她玩和抱她,她的表现是这样的:

结果是那段时间我的手上和腿上都满是血口子(不要问我为什么明知她不亲人还老去撩她,心累T_T)。

后来我来了加拿大,白猫留在家乡和我爸妈住,听说他们由于比较尊重猫咪的“猫格”,相处相安无事。

之后我在温哥华的BCSPCA(宠物收容中心)领养了另一只本地土猫,小小的黄色虎斑猫。领回家之后才发现,这只小虎斑真是“天使猫咪”:教的规矩一次就会,温顺听话,超级黏人,和人打闹从不伸爪子,不小心踩着她的脚了她也只是轻轻叫一声,从来不记仇。

我就不明白了,土猫和土猫之间差距怎么这么大呢?于是特意查找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发现结论非常的有趣。

动物学家们研究发现,无论什么品种的猫,它的性格形成与早年经验都呈正相关性。如果小猫出生后前三个月由母猫哺育,并和它的兄弟姐妹们一同玩耍,那么这只猫拥有“好性格(亲近其他人和猫、下手有轻重、遵守群体规则)”的概率是最高的。

这是因为,在小猫和母猫充满爱意的相处中,它建立了一种类似“世界是安全的地方”的信念;

在小猫和其他猫咪玩耍的过程中,它习得了“社会化”的生存守则:不能在打闹时下重手,否则,别的猫会一巴掌打回来,大家就不能愉快地一起玩耍了。

猫咪之间也需要社交,通过它们和同类的沟通,它们也习得了不少和人类相处的原则。

我的第一只猫是来自街头的流浪猫,没有经过“社会化”的过程,所以她野性难驯;我的第二只猫从小就生活在宠物收容所,和其他的大猫小猫共同生活,也接触过工作人员和饲养员,所以她早早的完成了“社会化”进程,懂得了和人与猫相处的生存法则。

讲完了关于猫的故事,现在回到“儿童世界里的规则”的主题。其实两件事的规律是一致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最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孩子在集体中交到朋友。想要自己的孩子受到欢迎,就一定要让孩子早早的就和同龄人有接触,让他们一同成长,在玩耍的过程中探索人际交往的边界和“社会化”过程中不成文的规定,慢慢调节和改善自己和同龄人相处的模式。

第三步:学会在伤害中成长

前文我们提到了,长相不同、信仰不同、家境较差、或者行为模式与集体中其他成员有显著差异的孩子,最容易成为被攻击和被孤立的对象。

然而,我们谁也不能保证,在长长的人生中,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不会遇上类似的“被边缘化”的情况。

成为“边缘人”的滋味绝对不好受。但是,这并非是自己的“错误”,只能说是一种“不幸”。如果我们的孩子恰好被无形的标准所牵制,刚好被孤立成了集体中的“边缘人”,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她呢?

解决方式:

1. 自我肯定(Self-assertiveness)、自我强大

《老友记》中的菲比就是一个著名的“怪胎”。她本人也坦然承认了这一点,在朋友们用言语挤兑她的时候,菲比坦率的说:“是啊,我就是很怪。”

她很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对于别人的指责攻击并不当一回事,因为她打心眼儿里认为“我是个很酷、很棒、很有个性的人”。

反倒是更受欢迎的美女瑞秋和莫妮卡,对于自身的弱点完全接受不能,所以被指出弱点时大受打击。

菲比的内心是强大的,因为她完全接受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并且仍然为自己而骄傲。所以她有朋友,有爱人,有事业(虽然事业只是在咖啡馆弹着吉他唱奇怪的歌曲),而且过得逍遥自在。

在菲比的另一半向她求婚时,他是这么说的:

“古怪的你是那么迷人(You are so wonderfully weird),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像是新的冒险。简直难以置信,我竟然如此幸运能遇见你。”

只有做真实的自己能让我们快乐。如果我们能勇敢地忠于自我,我们也能给周围的人带去快乐。最终,一定会有人走过来说,他们是多么欣赏这样的我们。

2. 认识到“标签”并不能定义一个人

我们的作用决不是打碎这些“标签”(而且我们也做不到),而是让孩子们意识到,一个讽刺性的“标签”或者“外号”不足以诠释人的复杂性和完整性。

“标签”不过是在当时当日的那一刻,特定的人群为了特定的理由,对他们的不精准分类,经不起推敲和考验。“标签”不能代表这个人,最多只是表述了他/她此时的某一种习惯,而习惯和人一样,都是会变的。

我们还应该让孩子们知道,他们本身的意义绝不是那一个个充满恶意的小“标签”所能定义的。

既然群体中的“歧视”和“标签”行为是不可能被消灭的,那么我们要学会与它共存,而不是向它投降和妥协,也不是根据身上的“标签”来自我设限。

3. 在原生家庭中建立积极的楷模

在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之时,作为父母的这一方,也需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有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孩子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模仿和习得人际交往的界限,渐渐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生活哲学。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作用和影响举足轻重。无论是在孩子完全“社会化”之前还是之后,他/她的一生几乎都摆脱不了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那么,作为家长的你,有没有充分理解自己的孩子,站在他/她的角度换位思考?

中国家长们通常会误解,以为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就都是好的(现代社会的十大酷刑之一:“我这不还都是为了你好!”),无论孩子受不受得了这份关怀的形式。中国家长还特别喜欢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以为是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最近的新闻常常出现类似于父母逼孩子结婚生子、强迫孩子放弃北上广深的高薪职位留在家乡生活之类的悲剧。前段时间,还出了个“香港富商豪掷5亿重金为同性恋女儿招婿”的新闻。

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有好好尊重自己的孩子吗(摊手)?

如果父母能够先从自身解决“自我中心、无法共情”的问题,相信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一定会更加出色。

1. 创伤后自我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人要受过伤才会沉默专注,因此,无论是心灵还是肉体的创伤,对成长都有益处。”

——亦舒

就像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阴影一样,几乎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逃不开被伤害。然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一部分人会在受伤后患上“创伤后心理障碍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而另有一部分的人是可以实现“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的。

一旦经历过创伤,穿越过黑暗,人是能够经过积极的自我调试和寻求帮助而幸存下来的。这些创伤后的“幸存者”,无一例外的都认为自己获得了自我成长。

他们和他人的关系更紧密,更愿意袒露自我,并且更能体察理解他人的痛苦(“因为我也曾经到过那里”)。他们的“共情”水平会变得更高,人际关系也由此变得更好。

有句话说得很形象:“杀不死你的,让你更强大。”

因此,我们应该坦然的面对自己和孩子人生中的挫折,并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处理和解决。我一向秉持的观点是,尽可能的让孩子去体验和认识这个世界,好的坏的,都是经验。父母只要远远的看着,给予赞赏的眼光就好。如果孩子真的需要帮助,他/她会回头向我们走过来。如果他/她自己处理得不错,父母就应该放开手,让他/她用自己的方式去建立自己的领土、去征服属于他/她的世界。

综上所述,我们这一期的文章讲到了“儿童世界里的丛林法则”,“异类”和“弱小者”容易受到排斥。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做出相应的努力,来尽量避免让自己的孩子被“边缘化”,例如在孩子的早年经验中,给予足够的爱和信任感,让孩子和同龄人有足够的接触,合理安排孩子的入学时间,以及帮助孩子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会拒绝。

在以上的步骤都完成之后,如果孩子不幸仍然变成了集体中的“边缘人”,我们仍然有办法应对,例如教会孩子自信和自我坚定,相信自己的价值,保持好的沟通能力,接纳负面情绪,从创伤中学会自我成长。

一旦当孩子的身心都变得强大,“共情”水平也有所增加,他/她将不再是“丛林法则”的受害者,而变成儿童世界中的“领袖人物”。

THE END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