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河流建设美丽家园手抄报(儿童爱护江河视频保护河流,共见碧水)
俗话说:“水乃生命之源。”一条河流对于当地人民来说是“母亲”般的存在,而北汝河对于襄城县人民来说更是意义非凡。
7月14日,社会实践队部分成员前往位于襄城县的汝河湿地公园,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了北汝河的历史情况和当前情况。 历史上的汝河是在在古济水和颍水间,原为鸿沟航道系统,为战国时开凿。引黄河水自今荥阳北,东经中牟北、开封北折而南,经尉氏东、太康西至淮阳分两支,南支入颍河,东支为沙(蔡)水通淮河,元代蔡河湮塞。鸿沟在开封向东分出一支,称为汴水(汴渠),南宋时湮废。贾鲁河上游及其索、须河源流,原属济水流域,唐代以后,济水消失,扩大了淮河流域面积。沙河原是古汝水支流滍水,汝水在元代至元年间(公元1335年)因其泛滥从舞阳断流,将上段及支流滍、澧等水改道入颍河,从此分为南、北两条汝河,分别流入沙河及洪河。如今在襄城县境内,北汝河在十里铺乡鲁渡村西北入襄城县境,流经十里铺、孙祠堂、城关、山头店、茨沟、丁营6个乡镇,在丁营乡崔庄南注人沙河。过境河长46.9公里,一般河宽250米,流域面积241平方公里。流经县境长46.9公里,流域面积241平方公里,西北-东南流向,属常流河。新中国成立前河槽深、水量大,是沟通全县物资交流的一条运输线。北汝河汛期汝水漫溢,淹农田、塌房屋,屡给沿岸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疏通河道,修筑堤防,提高了防洪能力。通过走访和调查,社会实践队部分成员充分了解到了洪涝灾害的危害性之大,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是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快乐的。所以作为一名实践队成员,我们不仅应该宣传“节水护水”的知识,更应该在此过程中宣传党的伟大、重要,从而让更多的人在了解节水护水的同时,也更加了解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