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朱永新的新书(尊重爱护儿童的人朱永新: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个普通人吗?)

学区房炒成天价,补习班上到哭,教育如同军备竞赛……

在“鸡娃”成为常态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

图源 | 百度百科

然而现实却总是有点残酷的,父母费劲心思、掏空家底“鸡娃”近20年后,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培养的孩子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发展,出人头地只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孩子“消耗”上百万,归来泯为普通人。

“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个普通人吗?”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只是看到问题,可能就有很多家长破防了,哪敢细细去想孩子成为普通人的样子,这毕竟是自己倾尽了所有心血培养的孩子啊!

但是也正因为父母倾尽所有的付出,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内耗着自己,使亲子之间产生了各种矛盾。

那家长到底如何才能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

如何赶走焦虑和争吵,让爱与智慧同行,培养幸福、完整的孩子呢?

针对这些问题,朱永新教授给出了新的答案!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本文整理自朱永新教授分享,有删改,为方便阅读,以第一人称陈述。

阅读的幸福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阅读是孩子拥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家庭开始。最初的阅读是亲子共读,是父母读给孩子听,因为孩子不认字,阅读更多的是从图画入手。

图源 | pexels

儿童最初是通过图画认识这个世界的。童书不仅有价值熏陶的作用,还有治愈的作用,孩子要解决什么问题,都有相应的图书,看图书比说一万句教训的话都有用。

最重要的是,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今后就会主动找书读书。

陪伴的幸福

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一起吃饭,一起玩游戏等都是需要进行沟通的。

父母在谈论政治,孩子今后就可能对政治感兴趣;父母在抱怨,孩子可能就有了抱怨的情绪。很多父母可能觉得跟孩子多说话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实际上父母说的东西,即便孩子今天不懂,也会成为他大脑里重要的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能否陪伴孩子一起生活会决定整个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

一个父亲是当地著名的企业家,一直都很忙,没时间陪伴孩子。在孩子上了小学后,老师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是母亲读,父亲也要读。

之后的5年时间里,这个父亲和孩子一起读了184本书。他表示一开始没啥感觉,但读了一个月以后,发现阅读比喝酒有意思得多,就开始主动拒绝应酬,跟孩子一起读书。他说:“这5年里,孩子上了小学,我上了大学。”后来他跟孩子在一起无话不谈,而媒介就是书。

图源 | pexels

所以父母再忙也应该想办法陪伴孩子,哪怕时间很紧张,哪怕做做样子。回到家,很多父母打游戏、看电视,这很正常,但是要想让孩子走得更好一些,就必须学会克制自己的行为。

好习惯的幸福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体育不是看跳多高,跑多快,打球多好,是要看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新教育改革有一个行动叫“每月一事”,即每个月让孩子做一件事,培养好习惯。

比如,学会吃饭。吃饭也是有很多学问的,不仅仅是礼仪,还有很多和习惯相关的东西。

比如,学会走路。走路也有习惯,当然在习惯的背后还有很多准则性的东西,我们说不闯红灯,意味着要遵守规则,这时候遵守规则就是一个习惯。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连续21天不断训练,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成就自我的幸福

我们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英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帮助他,让他成为他自己。

家庭和学校应该是一个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的场所,给孩子尽可能多的空间、舞台和机会,这样才有可能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作为父母亲来说,千万不能要求自己的孩子像谁谁谁家的孩子一样,应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找到他自己,形成他自己的品性,这才是最关键的。

父母们总是习惯性的以爱之名,行束缚之实。

对孩子这也看不惯、那也很担心,往往喜欢越俎代庖,给孩子包办一切。但是,孩子总是要独立面对这个世界的。

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做事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学会了享受做事情的过程,培养了认真、专注等重要品质。

图源 | pexels

被尊重的幸福

童年的秘密还远远没有被发现。

我们知道,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儿童从未被真正的尊重过,包括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不把儿童当人来看!

即便是联合国的《儿童宪章》规定我们必须要尊重儿童、爱护儿童。儿童好像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更不要说把他当成独立的人了。

我们要自觉地意识到:尊重儿童。

我认为我们对儿童的认识和理解远远不够,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最神奇的阶段。如果我们有了一种对儿童当下生活的尊重,对儿童本身作为独立的人的尊重,那么我们很多教育方式自然就会变化。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教育是一种信仰。对一些基本理念的建立、对儿童的基本认识以及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是我们教育的一个起点,也是我们整个家庭教育的起点。

被相信的幸福

父母不要轻易地把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去比较,更不要用自家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孩子的优点去比较。要相信自家孩子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艺术品。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家长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赏识促就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倘若你要孩子行,那就珍爱孩子每一次的成长机会,欣赏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言行;倘若你要孩子不行,那就抱怨,指责他们吧。

现代科学研究早已证明,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我们需要无限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

在孩子的终身发展过程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过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甚少关注他的品德,这样的教育理念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望子成龙没有什么不好,哪个父母不这样?但问题出在标准上,如果我们家长总是用分数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孩子,这个方向就错了。

我们应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只有成为他自己,潜能才能得到发挥,才能获取真正的生活幸福。

— END —

第六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报名通道已开启

识别二维码预约

▲识别二维码

招商咨询 联系人:葛女士

电话:18217566187(微信同号)

更多创新教育理念 国际化教育密码

请持续关注【IEIC国际创新视野】

往期推荐

唐江澎校长:给毕业生的“三本书”和“两份作业”

你越催,孩子越慢!对付孩子的拖延症,聪明的父母该怎样做?

备受争议的高分复读生:二战高考值得吗?

我,出身普通家庭,名校落榜,靠这个小众爱好,旅居全世界!

您已经“诅咒”孩子多久了?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点个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