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尊重孩子的独特性是什么意思(尊重爱护儿童的人尊重孩子的人格,才是好父母)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论孩子》是由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写。这首诗的题目虽为《论孩子》,具体内容却是论父母之道的。父母们常忽视了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子女培养独立人格。他们总喜欢干预子女的一切重大人生选择。

很多父母对于自己把孩子塑造成某种预先设定好的样子又强烈企图,所持有的理由就是“他是我的孩子。”或者“父母应该有权利用最好的方式影响自己孩子。”大多数的父母把他们的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这种想法经常导致父母强烈地试图影响孩子成为他们定义中的孩子,或者变成他们遗憾自己未能长成的模样。

看重体育的父亲,常常会喜欢儿子的兴趣和天赋都和体育有关;看重外貌的母亲,会不喜欢一个不符合社会定义的女性美的女儿;喜欢音乐的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音乐的造诣或浓厚兴趣;重视学术能力和成绩的父母,会对一个缺乏智慧的孩子,表现出深深的失望。

尽管比起孩子来说,父母无疑年长且拥有更多的经验,但并不是他们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就让他们掌握了通向真理的唯一道路,或者使他们拥有足够的智慧可以在任何时候明辨是非。“经验是个好老师”,但它并不总是可以教导我们什么是对的;有知识好过无知,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也并不一定总是智慧的。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开放式的尊重和自由,顺其自然,尊重孩子自身的意愿。在儿童成长道路上,成人要做的仅仅是引导,提供给他们环境。儿童有自身思想,自我保护、自我学习的能力,他通过自己的行为获取经验,并最终形成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会形成自己发展方向和道路。而非成人将自己获取的经验强教于儿童,毕竟那是成人当时环境下获取的经验,不可同日而语。即便是相同环境下获取的,那也是让儿童死记硬背,剥夺了他自我完善的权利。

中国的父母是出了名的喜欢干涉孩子的人生大事。从学生时代的要不要当班干部?能不能早恋?是读文科还是理科?要考什么样的大学?读什么专业?大学毕业以后是要去企业工作还是回家考公务员,甚至婚姻大事和谁结婚都要管。我们的父母尝试去掌控孩子的一切。大多数的中国父母没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给孩子的爱其实是有条件的。这样的亲子关系不可能收获健康平等的关系。

每个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独特的一面,他们或在某些方面强于他人,或在某些方面弱于他人,但这些都是孩子正常的成长规律。我们家长有些时候过于看重孩子的弱点,也就是“用过于高的标准”要求孩子,这个时候我们的责备、不理解、蔑视,都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

反观,父母能用赏识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孩子,积极的肯定孩子各方面的成绩,哪怕是点点的进步,孩子也会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更好的努力。比如,孩子在学习上暂时落后了,我们不能无端的数落孩子“怎么考这么少啊?”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本,帮助孩子出谋划策。这样,可以使孩子增加对家长的信任,感受到家庭的宽容,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希望父母尊重自己的意见,如果父母以家长的权威压制孩子,孩子就会觉得非常沮丧。许多经验告诉父母,只有具有高度的自尊心,孩子才会自强不息,创造出奇迹。因此,在生活当中应时时刻刻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人格,认真对待孩子,用心去感受孩子。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