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张敬梓简介(儿童爱护植物阅读感想张敬泽:因为热爱 所以成就)

民以食为天。一蔬一饭,皆是生活,一勺一菜,都是热爱。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张敬泽博士在科研生涯中,就一直在为解决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农蔬问题而竭力前行着。数十年来,张敬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始终充满着敬畏感,踏踏实实做科研丰富了他的人生体验,也让他在理想的指引下,更明白自己内心的所爱、所求。

“农作物也会生病,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病因,对症下药。”这就是张敬泽的科研方向。对于这份关乎作物生产和食品安全的工作,张敬泽始终带着敬畏之心,“高效安全,才是解决农作物病虫害的最优选项。”

张敬泽的研究方向为植物病害及生物防治, 包括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分类鉴定、演化和比较真菌基因组学;植物病原菌与寄主互作相关的细胞学和基因功能研究;生防菌对植物病原菌拮抗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研究。主要从事植物病原真菌及其病害的科研工作。内容涉及真菌和细菌分类鉴定、演化和比较真菌基因组学和真菌与寄主互作相关的细胞学和关键功能基因的研究,已经鉴定了多个新病害和真菌新种,还包括粘菌。提交GenBank数据库有3000多个用于分类的序列。这些结果先后发表在国际和国内主要刊物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参加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项(子项目负责人);主持和参加地方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 60余篇;参编专著4本。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件,专利成果转让7件,与企业合成申报微生物菌肥产品6项。与企业合作进行微生物农药产品的开发,包括利用微生物研发微生物菌肥产品、杀菌剂等。

不忘初心 成功源于热爱

20世纪60年代,张敬泽出生于甘肃徽县。虽然从小的生活环境让他对农业生活并不陌生,但后来彻底走上与农业领域结缘的道路却是在他意料之外的。原本在高中毕业后,他已经在农村找到了一份安稳的民办教师的工作。也许是缘分的驱使,让张敬泽在考入西北农学院(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之后与农业结缘,并在这一方向上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在4年的大学专业学习中,他越来越感到农业对于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并决心今后扎根于农业领域从事相关科研工作。

踏实科研,不忘初心,是张敬泽科研之路的写照。1988年,张敬泽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后,开始在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植物病原真菌及其病害防治相关的科研工作,在专业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这一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研究能力,他又顺利考取了西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开展真菌分类研究,研究生毕业后,他来到了浙江农业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在这一阶段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更多的扩展。在分子生物学在国内逐渐兴起的大背景下,张敬泽并没有停止学习深造,而是在科研之余进行着博士学位的攻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于2005年顺利取得了浙江大学博士学位。多年来的研究历练,让他在专业领域及多学科交叉领域有了更多的成长。在研究中探索未知,让他发现了科研与众不同的魅力,并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热爱更加浓厚了。

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结硕果

在张敬泽2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在实验研究以及实际调查中度过的。对于科研,他始终秉持一个信念:取得任何有效的成果和学术进展,首先要确定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持之以恒坚持并不断创新。为此,他在从病原菌与寄主互作的细胞学、超微结构和分子机制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如何把这些成果应用到病害防治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近10多年来,张敬泽领导团队围绕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研究方向,开展了生防菌对病原菌拮抗机制的研究,从理论上揭示重寄生作用以及拮抗化合物和脂肽化合物等对病原菌的拮抗机理,并通过分析生防菌基因组、代谢相关的基因簇探索提高拮抗化合物产生的途径,筛选和改良高效生防菌株,进行生防产品的开发,探索它们在生产中的应用性,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为实现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在不断科研攻关下,张敬泽团队首次揭示了生防木霉菌对辣椒疫霉菌丝和卵孢子的重寄生作用,阐明了胶霉菌素、6-戊基-2H-吡喃酮等小分子和脂肽化合物等多种土传病原菌的拮抗机制,探索纳米材料中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研发出了化学—生防制剂协同防病技术,可有效控制病害流行。除此之外,他们还筛选研制出了防治辣椒疫病和作物黄萎病的生防菌肥产品及其配套防治技术。相关成果先后发表科研论文90余篇,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其中,他参与的“主要蔬菜卵菌病害关键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还获得了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为了将研究成果惠泽社会,他们还建立了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核心示范区,进行示范应用与辐射推广。通过编写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手册、举办防控技术现场会和培训班,指导病害的防治,有效促进了作物安全生产及其产业发展。

扎根农业领域研究到底有多难?在产业问题中提炼科学问题,不断通过实验证实和探索,还要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如果没有情怀是坚持不下来的。在日积月累的研究工作中,张敬泽也练就了“火眼金睛”,基本上到田里一观察,就知道农作物的问题出在哪儿。

在张敬泽看来,身为科研人,一定要有踏踏实实、诚恳科研的品质,要有扎根科研问题不断深入研究的决心,而不是走马观花,为了发文章而科研,这样就远离和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初衷。而将科研成果落地生根,落实到其产业化应用中,才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在张敬泽的科研生涯中,他曾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比利时鲁汶大学植物病理和植物保护实验室、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植物及植物病理学系及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进行合作研究。这些研究经历给张敬泽的科研人生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也越来越让他意识到中外在科学研究中的差距所在。“在资料数据库的建立与共享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敬泽说。如何让科研成果真正扎根于祖国的大地上,一直是科学家们苦苦思索并为之奋斗的方向。在张敬泽看来,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科研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才能有所成。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要善于发挥团队的力量,要着眼未来发展。今后,他还将领导团队在植物病理学大方向的指引下,在蔬菜卵菌病害、蔬菜菌核病、棉花黄萎病等方面,面向生产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展开延续性工作。

科研之路中挑战重重,有的时候遇到一个科研问题,可能两三年、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无法解决,对于这些张敬泽早已习以为常,并时刻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一粒种子有多重?有时是一生的付出。虽然如今已到知天命的年纪,但是张敬泽对于科研探索的激情从未褪却。“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说明我对它还是有很多兴趣的。”他说。而这份内心对于科研求知的渴望,也一直在牵引着他将科研初心融汇到广袤的农田与土地中,踏实前行。

展望未来,张敬泽持之以恒,永不言弃,“科研之路是最长的路,而我能做的,就是踏实走好每一步。”张敬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书写一本科技兴农的书,未来的他,将继续为中国农业的发展谱写新章。(文/张霞)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