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中班科学实验公开课示范课视频(儿童爱护环境的声音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概述)

一、中班科学实验的含义

科学实验是科学教育的开端,而中班正是整个学前教育系统承上启下的阶段,在此阶段幼儿园要依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中班科学实验有其学前儿童教育独特的特点,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中班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完善,因此,中班科学实验教育是一种对幼儿的启蒙教育,教师要根据园内制订的教学计划开展相关科学实验活动,所以科学教育最关键的就是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引起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引导幼儿主动对周围生活的环境进行探索,以帮助他们养成科学情感和态度,掌握科学策略,激发幼儿想了解科学的兴趣、好奇心,使幼儿积累科学经验,培养科学素养,掌握一些初步的技能,为以后的学校科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班科学实验可理解为:中班科学实验是整个科学教育最为重要的环节,是通过幼儿本身的活动,对物质世界进行认知、观察,并通过亲手操作,发现问题、了解科学知识、初步寻求答案的过程;是幼儿获取技术经验、了解科学初步概念、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的过程;是发展幼儿好奇心,激发幼儿喜欢科学,勇于探索科学现象行为习惯的过程。

二、中班科学实验对老师的要求

1.激发、支持、引导幼儿对周围物质环境进行主动探索

在幼儿的整个科学实验中,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正确地对幼儿科学实验进行引导是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得到更好发展的关键。幼儿科学实验主张幼儿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以此帮助幼儿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

由此可以看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十分强调儿童自主探究和教师的正确引导相结合。科学实验活动作为科学探索的主要活动,积极支持和引导幼儿自主地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成为有效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关键所在。

2.激发幼儿兴趣,发展幼儿好奇心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孩子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幼儿进行科学实验时的动力,幼儿天生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更喜欢注意新奇的事物,《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所以,教师在组织科学实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如猜谜语、做游戏、讲故事、变魔术、观看视频等,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他们萌发主动探索的强烈愿望。

3.引导幼儿学会获得科学知识的方法

幼儿在科学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教师对待幼儿提出的问题,要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如幼儿在实验时无意发现敲打瓶子会发出“当当当”的声音,教师可以借机引导幼儿敲打其他物体听听会产生什么样的声音,让幼儿操作探索,并鼓励他们提问,进行交流,于是不断的提问操作过程中,使幼儿发现敲打不同物体产生的声音也是不同的。

当幼儿产生兴趣和问题时,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找到答案,幼儿始终处于一种主动地位,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探究问题的方法,并且求知欲得到了满足。

4.为幼儿创造适合科学实验的环境,发展智力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材料、设备,利用空间等创设出符合中班幼儿发展以及更有利于幼儿进行探索的环境。

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科学教育已经成了当代社会人才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幼儿的科学教育。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引导者,我们应该从生活中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使幼儿体验初步的探究的快乐,培养科学活动探索的兴趣。创设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更能培养孩子的观察想象能力,同时也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

三、中班幼儿学习科学实验的特点

中班的幼儿经过一年的幼儿园生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明显增加,此时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中班的幼儿在科学实验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1.好奇、好问、好学

中班的幼儿随着身心发展、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扩大,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是经验少,智力处于在迅速发展阶段,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什么都想摸摸、看看、尝尝,什么都想去摆弄摆弄。

他们经常向成人提问题,但问题已经不再停留在“这是什么”上,而是喜欢问“为什么”。如“小鸟为什么会飞呢?”“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小狗有妈妈吗?”等等。问题的范围广泛,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并急切地希望成人给予及时的回答。他们喜欢集体教育活动,当得到一点新知识和新经验后,就特别喜欢与成人和同伴交流,希望别人能分享他的收获。

2.初步理解事物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

中班的幼儿已能根据自己的感知去理解客体中的一些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比如他们知道“种下小黄豆,必须给他浇水,不然他会死的”,“因为小鸟有翅膀,所以它会飞”。但是他们还难以理解事物内在的和隐蔽的因果关系。因此,中班的幼儿对物体和现象的认识,易受其形状、颜色、大小和活动性等外部的非本质特征影响,常出现错误的因果关系判断。例如:“树叶飘动了,所以就刮风了”,“火车会跑会鸣叫,说以它是活的有生命的东西”,等等。

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用和情境进行概括分类

中班的幼儿在已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开始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分类,但分类的水平较低,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物体的表面属性,如颜色、形状、功用或情境等。如在进行图形分类中,将太阳、鸡蛋、圆圈分为一类,认为都是圆的。

中班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对具体事物的概括分类,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和情境性的特点。因其不能从事物内在的和本质的属性上进行抽象概括,所以他们也就不能正确地按客观事实的分类标准进行概括分类。同时,中班的幼儿还常常按照自身的经验和判断推理一些事物,如中班幼儿认为球之所以会滚下来,是因为“它不愿意待在椅子上”。

四、中班科学实验的目标依据

目标是教育的核心,《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的科学实验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中班幼儿科学实验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索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指南》中对4~5岁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指明了4~5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提出了科学教育一共包括两个方面: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而科学探究又包括三个方面。

(一)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亲近和喜欢都是需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能引起兴趣的事情幼儿都是非常乐于亲近的、喜欢探究的,因此,兴趣是这一目标的前提。

兴趣又指兴致,指幼儿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体现。它包括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包括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的愿望和亲自操作的行为,还包括在探索后有所发现或者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后的兴奋、满足以及产生新的好奇心、解决新问题的愿望。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提出问题。对于幼儿来说,提问是通过观察或者教师的引导,幼儿提出感兴趣或者感到困惑的问题,并且最终形成一个可以探究或者解决的问题。具体变现为以下两方面。

(1)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

(2)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

(二)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所谓的探究能力,并不是仅仅指某种进行科学探究的技能 ,例如:会使用某个测量工具或者会动手进行一些具体操作,而是指能运用一些操作技能和一些有针对性的知识亲身科学探究的实践活动,实际上,如果幼儿没有一些自身参与过的探究过程,幼儿不能理解真正的科学概念,更不会通过科学探索来认识科学。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能对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之处。

(2)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

(3)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

(4)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收集。

(三)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

中班幼儿经过参与科学探究实践,会积累一些科学知识(科学概念)。所以,幼儿应该在科学探究实践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理解一些科学知识和概念。不过,幼儿在科学探究实践中应该准确理解哪些科学知识和概念,就不是教师可以随意制定或者提前安排的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知识

(1)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

(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材料的溶解、传热等性质或用途。

(3)能感知和发现简单的物理现象,如物体形态或位置变化等。

(4)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会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

(5)初步感知常用科技产品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知道科技产品有利也有弊。

2.数学认知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①在成人的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

②在成人的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①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薄厚、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

②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③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比4多1,2和3加在一起是5。

④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排列顺序和位置。

(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①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画出或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

②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

③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五、中班科学实验的目标

(一)中班幼儿科学实验的活动目标

(1)能主动参加科学活动,大胆地探索周围自然界中的事物。

(2)学会关心、爱护、照料自然角的动植物,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

(3)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4)积累周围环境中自然物或明显的自然现象与人们关系的具体经验。

(5)了解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及其与人们的关系,能正确安全使用简单工具进行科学小实验和小制作。

(6)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主要特征,具有观察、比较和思考的能力,并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7)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并与成人、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二)中班科学实验的知识目标、能力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

1.知识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砂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2.能力方法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2)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3)帮助幼儿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4)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5)指导幼儿学习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3.情感(态度)目标

(1)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2)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更多幼儿科学教育知识请关注大宋文正教育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