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看出儿童的心理(尊重爱护儿童的人怎么画通过儿童画,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许多孩子都喜欢画画。但究竟什么样的图画才是儿童的原创绘画呢?我们怎样了解和欣赏儿童绘画?为什么需要培养和支持儿童进行艺术活动呢?这些问题是做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弄清的问题。
下面我将选择在世界儿童绘画比赛中的部分获奖作品,和一些典型的儿童创作,通过分析来帮助大家了解儿童艺术,以便对他们的创作给予鼓励和支持。
什么是儿童画?
儿童绘画是儿童自发地、无规范地通过生活体验和想象,创造图像和绘画形式表现的画。它反映儿童成长的心理特征,反映他们的认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对美的感受。这种原生态的儿童图画,称为儿童的视觉艺术语言。
然而生活在社会中的孩子,他们受环境影响,接受各种艺术的、非艺术的熏染,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在绘画中有所反映。他们的绘画随年龄和阅历的逐渐成熟,以及艺术修养的积累也会不断提高。只要我们能注意尊重儿童,保护他们图画中的原创特点,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和谐发展,不要过多去替代和干预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形式语言,并适时给予建设性指导,儿童的原创艺术就能不断正常发展。
儿童画一般指10岁前的图画,但并不能说只要是儿童画的都称为儿童画。因为有些儿童是模仿成人的画法,如成人传统国画、卡通画、简笔画、装饰画等,这些不是儿童自己的绘画创作。在大量的模式化教学影响下,产生的儿童“作品”并不能称为真正属于儿童的绘画。
儿童画的界定,也不能以绘画工具材料为准。有些家长误以为用彩色水笔、油画棒画的都是儿童画。其实儿童可以尝试用各种绘画材料,如水粉画、水墨画、版画、油画、纸贴画、剪刻纸以及各种立体制作等形式。
为什么儿童需要画?
绘画创作是儿童的潜能,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开发和发展。当然在不同智力类型的孩子中,绘画能力有一定差别,但后天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会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绘画在儿童学会读与写之前,是他们的视觉语言,儿童需要通过意象进行思维活动,去认识和感知世界。可以说艺术活动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审美体验。
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认为,“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还说“审美活动使人回到人和世界的最原初的、最直接的、最亲近的生存关系。这种回归,是人的精神需求,是人生的需求。”(见叶朗著《美在意象》第1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人的生命除了物质需要,同时还需要有精神生活,否则就会失调。儿童画画是回归自然,获得心灵自由,也是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渠道。艺术活动还可以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人生品味。所以,我国教育方针将艺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儿童画来了解和欣赏孩子们是如何想,如何绘画的。
儿童用绘画与外界交流
绘画是儿童用来与外界沟通的视觉语言。通过他们的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成长状态,同时也能使我们感受“童心”的空明、纯净、真诚和善良。
(一)儿童用绘画表达爱
有爱心是人的本性。儿童生活在爱的包围中,也充分感受着爱的美好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