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呵护孩子心灵的案例和策略(描写爱护儿童呵护孩子羞耻心的萌芽—我永远爱你)

大宝马上三岁了,一方面他在变得友好,可以跟小朋友分享好吃的,玩玩具,很少动手打人了,另一方面新的问题又开始出现了,开始有了羞耻感,譬如他做错了事情,他能清楚的意识到,如果这时你再针对他做错的事情指责他,他就会板起脸,用打人的方式不让你说,这说明他现在已经能意识到自己做错事情了,产生了羞耻感,那天他又把弟弟的米粉撒了一地,我要求他给妈妈或者弟弟道歉,可他拒绝,只说自己是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我其实对把米粉撒了这件事情本身没有生气,我生气的是他在做错了事情后的态度,拒不道歉,那天我狠狠的打了他,看着他被打的红肿的屁股,我的心里也五味陈杂,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其实我心里明白,他现在有了羞耻感,他自己知道自己做错事情了,而羞耻感让他不愿面对,于是他不断的给自己找理由,执拗的不肯面对不肯道歉,你很难想象,这么小的人,内心却是如此执拗,哭的跟个泪人似的,也不说句对不起。有时候我也会对她的教育产生无力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正确的引导,特别是三岁的他,天不怕地不怕,无法无天,上蹿下跳,你跟他前脚讲过的道理,后脚他就忘到爪洼国了。有时候觉得自己给他讲了那么多的故事,难道都是白讲了嘛。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婴儿期 (0~1.5岁)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儿童期(1.5~3岁)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学龄初期(3~5岁)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3岁儿童的羞耻感开始崛起

为什么三岁孩子会出现许多领父母头痛不已得问题,也许根源就在于他们处于自我意识发展得第二和第三个阶段中间,一方面他们已经有了独立得意识,想控制自己得人生,可生理和心理发展得不成熟让他们总是不可避免得犯错,失败,他们渴望探寻这个世界,对一切充满好奇,可他们同时又已经有了害羞,内疚等心理,他们害怕失败,害怕犯错遭受惩罚。他们对自己出现得各种负面得情绪不知所措,不客气得说各种各样复杂情绪让他们内心也是备受煎熬。如果此时父母再不加理性得了解,安慰,可想而知,孩子会经历什么。

阶段1—3岁以前,处处制造破坏,却毫不在乎

这一阶段的幼儿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能够把自己和外界区分开来了,对外界的一切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往往缺乏是非观念、责任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认识不足,对他人的评价和态度也满不在乎。

阶段—3~4岁,依赖于他人评价的羞耻感

这一阶段是幼儿羞耻感发展的早期阶段。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他开始关注别人对他的评价,特别是亲近的人对他的评价和态度。一旦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让别人不高兴了,就会感到难过、不好意思,这就是幼儿最初体验到的羞耻。然而,这时羞耻感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他人的态度,而孩子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是自己的行为导致的不良结果。

阶段—3—5~6岁,依据自我标准产生的羞耻感

这一阶段的幼儿对社会规范有了一定的认识,逐渐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一旦自己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标准就会产生自责、难过的消极情绪,这是幼儿羞耻感的进一步发展。幼儿已经不需要成人的刺激而表现出独立的羞耻感,外部表现也慢慢减少,逐渐向心灵深处转移,内心充溢着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感体验,出现自责、自谴之心,之后,随着幼儿生活面的扩展,自尊心愈加明确,羞辱感也越来越强烈。

如何科学的对待羞耻感

一位母亲,一日看到自己的女儿正拿着紫色的彩笔在墙上乱涂,“不可以!”她忍不住对女儿大吼。女儿看着母亲,一脸惊恐,刹那间她了解她做错了事。她低下头去,一副快哭出来的样子。母亲唠叨了一会儿,告诉女儿色笔只能画在纸上,然后她抱着女儿想到她们可以一起做一件事:“刷墙壁!”她女儿再度亮起双眼,开心地跑去爬去拿 海绵 。这样的互动,帮助孩子成功克服了羞耻感。

一个信任文艺的人,骨子里往往有天真的东西,这个东西,让他们务实,不适应生活,

最新的育儿理论则认为,避免孩子产生羞耻感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羞耻感也未必是绝对不好的。脑神经生物学的一些研究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处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实上可以刺激右脑的发育,这部分主要掌管创意、情绪与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觉不要太久,而且能够跟随着一些复原与补救的经验。让孩子真正受伤害的,并不是羞耻感,而是父母无法帮助孩子从羞愧中复原过来。

不够圆熟、合群,也不容易快乐起来。

孩子与兴奋(开心地在墙上涂鸦),忽然间掉落很泄气的情境(母亲“不可以”的警告),再回到兴奋的情绪(“好吧!让我们一起刷洗墙壁吧。”)在这一个快速的过程中,脑部许多部分开始活动,并且产生许多连结,使得这整个脑部系统获得更紧密的锻炼。其结果可以促进认知部位(前额脑区底部,orbitofrontal cortex)与感情部位(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的发展,并且促进这两个系统的连结,让孩子在感情与自律能力能有均衡的发展。 很重要的一点必须记得,要赶快让孩子从羞耻感中复原过来。长久的羞耻感会让孩子自我封闭、易怒甚至产生暴力倾向。想想看自己的情形,如果尴尬的感觉一直持续下去,你会不会想要逃开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为?

什么情况下孩子会产生羞耻感

父母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孩子产生羞耻心理的原因,在什么情况下孩子会出现羞耻心:

1、当孩子意识到自己说错话或做错事的时候。

2、家长和老师批评的时候。

3、想加入一些活动而被拒之门外的时候。

4、在幼儿园没有“好孩子”奖状的时候。

意义与作用

羞耻是幼儿上进的内在动力,是一种以自尊心为基础的道德情感,也是一个人行为品德的内在因素。幼儿有了羞耻感,才会产生对错误事物的抵抗能力,才能矫正和预防不良的行为习惯。心理学认为:羞耻感是对自己的行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消极体验。它通常表现为内心的不安、难过、自责、愤怒、悔改等等。由此可见,羞耻感能激发孩子不断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并学会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无疑,它有利于激发孩子自省自新,增强自信,积极进取,健康成长。

深入探究羞耻感背后的心理

随着父母认知程度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养育孩子越来越重视,可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越来越多的父母热衷于维护孩子的快乐感,并竭力保护他们的正面情感,但结果却无意中助长了一些负面情感,在游乐场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得父母,一旦孩子表露出一丝焦虑或失望,他们就会冲上前去试图消除这些情感。现在的父母草木皆兵,只要看到一点点问题的迹象,就会焦虑不已,父母总是要求孩子做到最好,并且受不了有关孩子得任何问题或弱点得反映。然后,作为一位被理想化的家长,孩子希望长大后效仿得榜样,如果无法应对某种情感或缺点,那孩子就可能认为这些情感或缺点是错误的,是自身得缺陷。诸如愤怒、嫉妒、羞耻等。

现在,越来越多得父母在养育孩子中投入了巨大得时间和精力,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所做得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觉得对孩子得情感生活直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我们不自觉得会把自己得孩子与别人家得相比,我们得自尊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养育孩子得责任密切关联,特别是母亲,几乎是放弃了以前生活得一切去养育孩子,任何教养失败得迹象,孩子任何痛苦、愤怒、怀疑或软弱得表现,都是对父母亲职胜任感得打击。不管是外出工作得妈妈还是在家全职得妈妈,无不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常会感到神经紧张、疲惫不堪,而当孩子吵闹,不听话得时候,我们都想孩子立刻服从我们得命令,有意无意得就会对孩子出现不耐烦,指责孩子,语言或态度上会表现出厌恶,生气之色。这种厌恶导致得后果更为严重,因为它很隐蔽,厌恶得表情一闪而过,我们都自以为孩子不会察觉。

我们不得不承认,当我们认为自己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孩子得表现却没有达到自己得预期时,我们会感到深深得挫败感和失落感,我们不愿意承认或接受孩子负面得情绪,我们生活在这个避免不了比较得社会中,孩子也面临得巨大得压力。父母得要求和有意无意得动作,语言,甚至表情都会影响孩子,当孩子觉得自己无法达到父母得要求时就会产生自卑,羞耻等心态。

另一个极端——熊孩子

按理说,父母的认知程度在提高,对孩子的教育应该越来越科学,可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熊孩子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还小,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我喜欢”或者“我不喜欢”。是非对错的意识形成之前,需要父母去教育、去影响。不教育孩子形成正确的羞耻心,纵容孩子的言行全凭自己喜好,不顾对错,一味宠溺自己的孩子并抱有“孩子长大了自然都会懂得”的想法的父母,真的认为种下一个冬瓜的种子,能得到一园芳香的玫瑰吗?

正确的做法

私下责备或管教孩子

避免不必要得羞辱孩子,我们可以坚持一个简单原则,即只要有可能,都应该私下责备或管教孩子——因为当众惩罚或令孩子难堪均易让他们深感羞耻。我们应该坦然得接受孩子出现得一切问题,在孩子出现难以应对得情绪时,我们不妨稍加停顿。反思一下。我们不必急着解决问题,可以先提出问题,收集信息,跟孩子进行真诚得沟通,一起探究出现问题得原因,共同讨论如何才能改善目前得情绪。

呵护幼儿羞耻感的幼芽

俗语说得好,“羞耻之心,人皆有之”,每个幼儿都有羞耻感,其羞耻感往往在别人知道他的过错时表现出来,特别是在尊敬的、亲近的人面前。幼儿有了过错或因过错而受到批评和处罚,总是希望家长帮着“保密”,不要宣扬出去。这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家长不可再一味地指责孩子,要理解幼儿的心情,珍惜和保护幼儿这种羞耻感的幼芽。切忌挖苦、讽刺、羞辱、甚至体罚,否则,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久而久之,羞耻心便逐渐淡化和泯灭,或者走向另一极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习以为常,什么羞耻的事情都干得出来,或者在极度羞辱的情况下,成为胆小、自卑、拘谨的人;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避免将自己得养育方式或家庭理想化,对孩子过高得期望,会让孩子感受巨大得压力,最重要得是让孩子建立健全得人格,接受自己得不完美,理解自己得缺点。

正面教育,尊重孩子

父母要善于观察、分析儿童羞耻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并因势利导向孩子进行羞耻心教育。孩子做了错事,父母要善于运用他们的羞耻心,去激发其内疚、后悔的情绪,并抓住这一思想转化的契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爱护和培养孩子的羞耻心,应坚持正面教育,尊重孩子的人格及自尊心。在不该有羞耻时,要告诫孩子“不要怕羞啊!”、“没有关系的!”;在该羞耻时,要及时引导、培养孩子,一点一滴建立正确的羞耻心理。

孩子得成长是个非常复杂得过程。许多家长或对自己感到羞耻,或受到孩子情绪得威胁。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出现问题是由自己养育方式得差错直接导致得。但我们要摆脱这种误解,即认为父母得教育与孩子得问题之间是一种简单得线性关系。在这个到处都是育儿鸡汤得时代,处处宣扬父母是孩子最好得老师,原生家庭问题等等,我们又陷入了另一个误区,并不是父母得X行为就会导致孩子得Y行为,研究已完全推翻了传统得心理动力模式,这种传统模式认为几乎所以儿童得不幸都是由于父母教育得缺陷引起的。现在我们明白性格气质和生物基因在儿童成长中得作用深奥复杂。父母心中应当明白,儿童成长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得养育方式,也是养育方式、生物基因、家庭作用、同龄群体及其他因素互相作用得结果,最终形成了儿童得优点和缺点。

如果我们能够清醒宽容地认识到自己正在与自身性格缺点抗争,认为我们容易将自己和孩子得缺点混为一谈,那么我们就会停止对孩子得羞辱,就会更富有同情心,觉得天天都该知足。此外,我们日常更多得行为便会是真心得流露,使我们赢得孩子永远得信任与爱戴。如果我们因为孩子得某些行为感到羞耻,那便是一面特殊得警旗,告诫我们应该自我反省而非探查并夸大孩子得缺点。

承认孩子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不给孩子和自己太多不切实际的压力。对待孩子做到言行一致,时刻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言语。

我跟大宝读过的一本绘本,放在这,非常合适,借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如何做一个理性又不失智慧的妈妈

我永远爱你

一天早晨,小熊阿力早早醒来,他跑下楼梯,来到厨房。他想为妈妈做一顿她最爱吃的蜂蜜吐司早餐。

阿力伸手去拿盛蜂蜜的碗——咣当——妈妈最心爱的碗变成了九片粘乎乎的瓷片!阿力不是故意的呀。妈妈会怎么说呢?

阿力的妈妈正在做晨练。阿力走过去,妈妈一边问:“早啊,阿力。我好像听到什么东西摔碎了?”阿力问妈妈:“妈妈,是不是只有我乖的时候你才爱我?”

“我永远爱你呀,”妈妈一边说,一边微笑着,还拉着阿力一起做晨练。

“要是我做了不好的事情,你也爱我吗?”阿力问。

“那我还是会爱你的,”妈妈说。“小宝贝。”

“要是我打枕头仗时,把里面的羽毛都弄出来了,你还会爱我吗?”

“我会永远爱你的,可你必须把所有的羽毛都捡回来。”

“要是我把新买的颜料罐子弄翻了,把小妹妹的身上弄得绿一块、红一块、蓝一块的,你还会爱我吗?”

“我会永远爱你的,可你得给她好好洗个澡。”

“要是我忘了关冰箱的门,结果小妹妹把里面所有东西都拖出来了,你还会爱我吗?”

“我会永远爱你的,可是喝下午茶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吃点心了。”

“要是我把奶奶做的麦片粥都倒在头上了,你还会爱我吗?”

“我会永远爱你的,可是你必须再喝一碗奶奶的麦片粥。对啦,今天早晨你怎么总问这种傻问题呢?”

有好一会儿,阿力什么也没说。然后他小声说:“如果我把你最心爱的碗打碎了,你还会爱我吗?”

“你知道,我永远爱你,”妈妈说。“来吧,阿力。该吃早饭了。”

然后他们一起走进了厨房。看到地上的九片瓷片,妈妈惊呼:“哦,不!阿力,这可是我最心爱的碗呀!”

“对不起,”阿力说,泪水从脸上淌下。“你说过会永远爱我的。我爱你。”

“我当然爱你呀,”妈妈抱着阿列说。

阿力揩干眼泪,他突然想出一个好主意。匆忙跑回自己的房间,他在房间里到处找,终于找到了想要的东西,然后拿出颜料和画笔……

当他再次下楼,手上捧着一个彩绘的碗,上面写着“阿力爱妈妈”,碗边的水彩还有点湿呢。妈妈笑着说:“这是我新的最心爱的碗!”

远妈:

硕士毕业,两个孩子的妈妈,自学儿童心理学,热衷幼儿教育,大宝三岁,从1岁开始亲子阅读,同时两岁半开始英语启蒙,在磨耳朵与读绘本中摸索前行,希望与同样关注幼儿教育的妈妈们交流学习。

绘本推荐|3岁+绘本类型汇总mp.weixin.qq.com/s?__biz=MzI5MTk3NTg2OQ==&mid=2247484623&idx=1&sn=34fda0a2dd795162fab3c7ca94a6b92b&chksm=ec09231ddb7eaa0b5886fc13d366f12bc8b1a310e3f06e6176c32502245782c5d6ef958502b9#rd亲子阅读-佛渡有缘人mp.weixin.qq.com/s?__biz=MzI5MTk3NTg2OQ==&mid=2247484609&idx=1&sn=3beb9255d3372703ed17181d515c40b3&chksm=ec092313db7eaa057caa66130cf839e10eef1aa6e4206eaabfa4b1415caeb524a52386300ad7#rd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