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阳明先生诗(尊重爱护儿童的名人有谁教育名家|肩挑家国任,身系育儿魂的阳明先生)

肩挑家国任,誓做圣与贤

阳明先生

肩挑家国任,誓做圣与贤

1472年,王阳明出生在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中叶。之前是蒙族雄威的元朝,尔后便是满族奢华的大清。明朝只是汉民族的一个落寞而孤绝的背影。

王阳明原名王云。五岁时,祖父为他改名王守仁。“守仁”源于《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人生在世,智慧获取的一切,倘若没有仁爱的胸怀和坦荡的人格坚守;即使侥幸得到,也必将失去。

守仁九岁,其父王华高中新科状元。后随父从浙江迁至南京。初入学堂,他问先生:“何为天下第一等事?”师云:“读书做官。”

守仁对曰:“吾以为不然也。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圣贤。”从此,他拼命读书,涉猎广泛,保持欢喜的蓬勃。远望金山寺,即兴口占:“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15岁,他试图武功救国,沉迷于兵法,只身出走居庸关、山海关。17岁,他去江西娶亲,途经铁柱宫偶遇道士,习导引术。终于被岳父找回家,又拜师大儒,从此专注程朱理学。

王阳明二十多岁,已经打通儒、释、道、兵。然而,他连年落第,28岁才中。“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一入侯门深似海,35岁那年,王守仁遭遇平生第一次流放——贵州修文县龙场驿。到达的时候,他已经37岁。

我多次寻访他悟道的阳明洞,流连他研读《易经》的玩易窝。巨大的山洞,四面积水。一个石凿的棺椁,就是他的私人财产。这里遍地毒蛇瘴气,少数民族语言不通。朝廷不理,朋友不帮,纯朴的少数民族接济了他。

他端居澄默,明白了“格物致知之理”,一个人的心就是他的道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何谓“阳明心学”?那是厄运之中,一个人凭借信念的自我救赎。而一颗心逐渐养大,就足以涵盖整个宇宙。

于是,他开始在山洞里办学——龙岗书院。

学生问:“先生,花开于南山,与心何干?”

他说:“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了然于心。”

我们生于同一世界,而结论不同。原本,这世界的美与善,恨与仇,自在人心。

王阳明内有心性,外有武功。处江湖之远,他用文治传承。居庙堂之高,他以武功平定江山。流放归来,他一次次平叛,再用文明教化,收服人心。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住了那个风雨飘摇的王朝。

他说:“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诚然,破山中贼容易,破心中贼尤难。

他一次次被贬,却从未蹉跎。他说:“知行合一。”有知识是行动的开始,是行动的主意。而有行动,是知识的结果,是知识的成就。

王阳明57岁时,死在江西南安的一条小船上。那个黎明,舟行靠岸,学生们泪眼相问:先生可有遗言?师言八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无论世界的真相如何,用爱的激情和能力改变它。心有担当,便是圣贤。

身系育儿魂,教法顺自然

顺导性情,鼓舞兴趣

 关于儿童教育,王守仁的基本思想是:教育儿童应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导儿童性情,促其自然发展。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意思是说儿童性情好动,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受拘束和禁锢,就像草木刚刚萌芽,顺其自然就会使它长得枝叶茂盛,摧挠它则很快会使它衰败枯萎。因此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注意顺导儿童性情,不宜加以束缚和限制。

  王守仁认为,顺导儿童性情进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兴趣在提高儿童教育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他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意思是说儿童如果对学习兴趣盎然,则学习时必然心情愉快,能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样进步自然不会停止。就像时雨春风滋润草木花卉,没有不生机勃发,自然而然地一天天长大的。反之,如果忽视了儿童兴趣的培养,则会压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使儿童的学习很难进步,如同遭遇冰霜的花木,“生意萧索,日就枯槁。”

  为此王守仁对当时流行的无视儿童兴趣,摧残儿童天性的传统教育方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指出:“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其结果不仅使学生厌恶学习,憎恨教师与学校,“视学舍如囹狱”、“视师长如寇仇”,而且会使学生想尽办法蒙骗老师,品德日趋败坏。他认为这种教育不是教人为善,乃是驱人为恶。可见,王守仁提倡顺导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的教育方法,是与传统教育方法根本对立的,在当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循序渐进,量力而施

  王守仁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注意“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在他看来,任何人的认识水平都有一个由婴儿到成人的发展过程,譬如“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面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教育者必须根据儿童这种“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成长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不可躐等。

因材施教、各成其材

  王守仁认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谩谩琢磨他起来。”因此教育者对儿童施教,不仅要考虑儿童认识发展水平的共性特征,而且还要注意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就像良医之治病,对症下药,他说:“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病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初无一定之方,不问症候之如何,而必使人人服之也。”

  王守仁认为,因材施教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各成其材”,他说:“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长处,教育者如能就其长处加以培养,就可以使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得到发展。他举例说:譬如有三人习射,“一能步箭,一能马箭,一能远箭,射得到俱谓之有力,中处,仅可谓之巧;但步不能马,马不能远,各有所长,便是才力分限有不同处。”这是就才能而言。针对儿童性格方面的不同,他也要求教师应根据儿童各自的特性,采取不同方法,分别予以适当的陶冶,各成其长。他说:“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

  王守仁的因材施教,各成其材的思想,承认了发展个性的必要性,对传统教育抹煞儿童个性的存在,以一个模式培养儿童的教育方法可以说是一个有力的批判,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进步意义。

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王守仁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应当是多方面的。他说:“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为此他对教育者提出了通过习礼,歌诗和读书对儿童进行全面诱导的要求,并对习礼、歌诗和读书的教育意义和作用分别作了说明。他说:“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起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意思是说诱之歌诗,不但可以抒发其志向意愿,还可以用歌咏和音节宣泄其跳跃呼啸和忧郁积滞的情怀。导之习礼,不但可以养成其庄重的仪容举止,还可以通过周旋揖让、拜起屈伸的活动震荡其血脉,坚强其筋骨;讽之读书不但可以开启其智慧,还可以通过反复体会和抑扬讽读存其心志。在他看来,如果能通过上述这几方面的内容和途径对儿童进行教育,就可以收到“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的良好效果。

  为了能够有条理、有步骤地进行多方面的教育,他还在《社学教条》中拟订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日课表,规定“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这样的课程安排,除了读书、习礼、歌诗之外还增加了考德和课仿,内容相当全面,同时在顺序上注意到动静交错,张弛结合,也有一定的科学性。此外,王守仁在教学方法方面也有一些创造,如歌诗,他规定“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习礼也规定了类似的程序。这种多少带有比赛性质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论述,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精华,它不仅当时在反对传统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儿童教育的规律,“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尤其是他的“自然教育论”的提出,比西方最早表达自然教育思想的名著法国卢梭的《爱弥儿》的出版时间(1762年)早了200多年,实属难能可贵。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