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道德小故事真实案例分享(爱护公物儿童小故事听听道德小故事,伸出助人小手手)

文:夏酱

编辑:乔乔

今天,我们先来一起看一则小故事,它改编自Oliver Jeffers的儿童绘本Lost and Found(中文译名:远在天边),是个很有爱的故事。

有一天,小男孩打开门,在自家门口发现了一只来路不明的小企鹅。然后呀,这只小企鹅就成了他的跟屁虫,他走到哪,小企鹅就跟到哪。小企鹅看起来很难过,小男孩想:小企鹅一定是迷路了。

于是小男孩决定送小企鹅回家。他问了失物招领处的老爷爷,问了爱理不理的小鸟,甚至问了陪他洗澡的橡皮鸭。可是没有人能回答他小企鹅来自哪里。后来,小男孩终于知道,小企鹅是从南极来的。可是,怎样才能到南极去呢?他们试着去港口搭大油轮,可是,在大油轮震耳欲聋的鸣笛声中,谁也没有留意到一个小男孩渺小微弱的声音。于是,小男孩决定自己送小企鹅回南极。经历无数天的风雨兼程,他们终于抵达了南极。

小男孩非常开心,紧紧地抱住了小企鹅(A1)。

小企鹅的爸爸非常开心,他夸奖了小男孩乐于助人的行为(A2)。

但是小男孩并不想送小企鹅回家,因为他还想出去玩。小企鹅脏兮兮的,但小男孩并不想邀请小企鹅来自己家洗个澡。小男孩跑去水边划船玩,却故意躲开小企鹅。然而,一个浪打过来,小男孩掉到了水里。水里的鱼并没有向小男孩提供帮助,因为它们也想玩自己的。小男孩朝路过的大轮船喊到:“你能带我回家吗?” 可是,在大油轮震耳欲聋的鸣笛声中,谁也没有留意到一个小男孩渺小微弱的声音。

这时小男孩想起了小企鹅,他感到十分伤心和懊悔(B1)。

当小男孩的爸爸找到他时,发现了小男孩没有帮助小企鹅的事情。爸爸非常生气,并且批评了他(B2)。

就像上面讲述的,当小企鹅迷路在小男孩家门口的时候,小男孩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故事演变成了两个版本:向小企鹅伸出援手,护送小企鹅回到遥远的南极的家;或是不愿意帮助小企鹅,结果自己遇到困难时也没有得到别人的帮助。

绘本中的小企鹅

每种选择后面又出现了两种结局:乐于助人的小男孩自己为成功送小企鹅回家感到非常开心;或是小企鹅的爸爸感到非常开心,表扬了小男孩。没有助人的小男孩自己感到伤心与懊悔;或是小男孩的爸爸对小男孩的行为感到生气。这两种结局中,其中一个结局描述了主人公自己内心的情感活动,而另一个结局描述了旁观者的内心情感活动。无论是助人的行为收获圆满,还是不助人的行为遭到报应,都告诉了听故事的人什么是社会道德所期许的行为(帮助他人)。

这就是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上的一篇研究向4-6岁的小朋友们呈现的实验材料。3岁左右小朋友就会参与到助人行为中来,表现出亲社会倾向,随着年龄的增加助人行为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这个过程中,如何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持续受到广泛的关注。许多的寓言、许多的绘本都在讲述各式各样的道德故事。研究者想知道的是,在众多道德故事中,什么因素真正能够促进儿童的助人意图和助人行为呢?

参加实验的300多个小朋友被分成了五组,每组小朋友听到了上面讲述的故事中的一个版本(A1/A2/B1/B2),还有一组小朋友听到一个不带道德色彩的中性故事,作为对比的基线。

听过故事以后研究者与小朋友共同探讨了“捐赠”。“捐赠”常常作为一个助人行为的代表情景出现在心理学研究中。

首先研究者与小朋友讨论的“捐赠意图”。他们向小朋友们展示了又穷又可怜的小朋友的图片,然后询问小朋友一些问题,诸如:你愿意送给这个可怜的小朋友一个礼物吗?你想送给他什么样子的礼物呢?为什么选这个礼物呢?

然后研究者测试了小朋友的“捐赠行为”。他们送给小朋友6张小朋友喜欢的小贴画,确认小朋友明白,这些小贴画已经送给小朋友,是属于小朋友的,ta想怎么处理贴画都可以。接着研究者给小朋友看一个贴着照片的信封,照片上的儿童看起来很伤心很可怜,研究者告诉小朋友:照片上这个小朋友很穷,你拥有的东西这个小朋友却没有。现在,你可以捐给这个小朋友一些你的贴画,把贴画装进信封里就好。当然啦,捐不捐,捐几张贴画,都是你的自由。之后研究者就会离开房间,直到小朋友做好决定。

——结果是怎样的呢?

与听不含道德色彩的故事小朋友们相比,听了四个版本的道德故事的小朋友都表现出了更高的助人“意图”,在被问到,“要不要送可怜的小朋友礼物呢”时,小朋友们都表示愿意施以援手。这说明积极的情绪或消极的情绪,自己的体验或他人的体验都可以促进小朋友的助人意图。

不过呢,只有听到“小男孩自己感到很伤心和懊悔”版本的故事的小朋友真的做出了更多的助人“行为”,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听到强调了主人翁自己的消极感受的道德故事的小朋友,把更多的小贴画装进了信封里。

研究者推测,也许助人意图与助人行为其实隐含着不同的发展机制。当提到意图时,我们更多地被激发了“一个人应该做什么”这种泛泛的道德问题,这里面带着些道德审判的意味;而真正做出助人行为时,我们更多地被激发了“我应该做什么”,这里面更多地含着“我个人是否有责任去做些什么”。相比于外部惩罚“爸爸的生气和批评”,来自小男孩内心的消极体验(内部动机),能够更有效地诱发小朋友的个人责任感。也许,以后在与小朋友读道德故事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可以更着重给小朋友解释主人翁内心的感受。

本文参考资料:

[1] Xu Du, Jian Hao. (2018). Moral stories emphasizing actors’ negative emotions toward their nonhelping behavior promote preschoolers’ helping behavi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68, 19-31.

图片来源:

http://www.dfic.cn

https://book.jd.com

https://www.baidu.com

你可能还想看:

我拿你当兄弟,你却背叛我!?

谁养育了利他的儿童?

本宝宝今天就要主持公道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