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倾听生命的成长幼儿园怎么写(儿童爱护植物图书樾北 | 倾听幼儿,用生命教育影响生命成长——樾北园区中一班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

倾听幼儿

用生命教育影响生命成长

樾北园区中一班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

什么是生命?

是晨昏交替时的薄光跃动,

是四季轮回时的丰收酝酿,

是岁月荣长时的落叶芬芳,

还是生生不息的朝起暮栖?

生命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宝贵且不可复制的,当幼儿园的孩子对生命产生关注与思考时,正是其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刻。倾听幼儿,运用马赛克方法,让幼儿的生命探索之旅在多种形式的充分表达中更加深刻。

课程缘起

在一个早晨的晨运活动中,世瑾小朋友突然跟老师说:“老师,这里有一只小鸟死了。”其他小朋友听到之后,也发现了滑梯底下的小鸟,纷纷围了过去。

小朋友们看着地上的小鸟,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

“小鸟怎么会在这?它一动不动的。”

“它应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小鸟死了吧,它的眼睛都闭起来。”

“它的妈妈呢?它跟它的妈妈走丢了吗?”

“老师,我们把小鸟救活好不好?”

“怎么救呢?让谁来帮忙呢?”

“医生!我们去找医生姐姐。”

……

基于孩子们的想法以及安全卫生考虑,老师让孩子们寻找到适合装小鸟的盒子,并帮忙装起来,孩子们提着小盒子来到了保健室。

“医生姐姐,我们发现了一只小鸟!”

“医生姐姐,你能救救它吗?”孩子们急切地询问医生。

医生接过了孩子们手里的盒子,跟孩子们说:“好的,你们先把它放在我这里,我看看能不能给它治疗,你们中午再来找我。”

孩子们跟着老师回到了班上,一整个早上都在牵挂着小鸟的事情,好不容易中午时分到了,孩子们从医生那里知晓了结果“小鸟已经死了”。

设计理念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

(1)幼儿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教师有义务在幼儿的成长初期规划符合其年龄特点的生命教育课程,初步建立幼儿与他人、社会和环境互相尊重的关系;引导幼儿学会表达爱——关心家人、朋友健康,爱护周围环境;学会寻求帮助、分享和表达感恩。

(2)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

(1)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教育应丰富幼儿的生活,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

(2)科学领域的子目标也提出要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和行为。

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

生命即教学。生命教学是生命所原始,生命所自营,生命所必须的教学。教学的本质含义是生命之改变。生命无时不改变,即生命无时不具有教学的意义。”

设计思路

课程的前期建设

1.分析课程发展价值

✦  +

(1)政策文件教育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要将保护幼儿生命和重视幼儿发展作为教育的首要要求。

(2)可以使幼儿对生命形成正确认知: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幼儿的生活中充斥着“人死复生”、“生命轮回”、“人变超人”的思想,在幼儿的日常交谈、游戏以及绘画和自制图书内容中,也常常充斥着打打杀杀和随意死亡等情景。幼儿的年龄较小,思想观念、认知观念及价值观念尚未形成,所以更应该在这一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正确、积极地引导,避免社会中的不良观念对幼儿的思想进行冲击。

(3)核心发展领域科学领域:可以让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学会尊重和珍惜生命。

2.幼儿已有经验

✦  +

通过教师对幼儿日常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情况从五大领域分析幼儿有关课程的已有经验。

3.分析幼儿可能获得的

习经验

✦  +

4.预设课程内容

✦  +

5.挖掘课程资源

✦  +

幼儿园资源

(1)利用园所中的各类生命体,引导幼儿对不同的生命体展开关注。

(2)利用园所开展的各类安全演练活动,增强幼儿保护生命安全的意识和行为。

(3)利用园所的环境材料,为幼儿照顾小动物、种植植物、探秘人体等活动提供支持。

家长与社区资源

(1)请家长为幼儿讲述幼儿的诞生,让幼儿科学认知自己的由来。

(2)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水里的动物,投放到科学区中的养殖盒,供幼儿进行观察和探究。

(3)引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在家种植植物或饲养小动物,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心。

(4)随着幼儿园小兔子的增多,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轮流照顾小兔子,家长帮忙准备喂养小兔子的食物。

网络资源

(1)从网络上获取有关死亡教育的绘本故事,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死亡。

(2)在网络上搜集关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视频,帮助幼儿直观了解人生命的诞生。

6.课程网络图

✦  +

(1)预设课程网络图

(2)课程实施网络图

7.环境创设

✦  +

(1)主题墙

(2)区域材料投放

阅读区

科学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美工区

植物角

益智区

课程实施

(一)埋葬小鸟

从医生那里得知了小鸟的死讯,孩子们都感到难过。

“小鸟的妈妈应该会很伤心。”

“小鸟妈妈知道小鸟摔死了吗?”

但很快,孩子们又有了新的想法:“我们把小鸟埋起来吧。”

“我知道,人死了会埋到土里,我们也把小鸟埋到土里。”

“可是,要埋到哪个地方呢?”

这个问题,需要园长妈妈来帮忙解决了。园长妈妈告知孩子们:“需要找到有土、并且不妨碍到小朋友们活动的地方喔!”

于是,一场幼儿园之旅就此开启,在孩子们的带领下,我们游览了幼儿园里所有的土地:种植蔬菜的植物园、小兔子栖息的动物园、戏水区上面的小土坡。对不同的地方,孩子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植物园要种蔬菜,不能埋小鸟。”

“动物园里面有小兔子,小兔子会挖洞,可能会把小鸟挖出来。”

“只有小土坡适合了。”

在孩子们主导的游览和谈论中,最终确定了小鸟的埋葬地。

怎么记住小鸟的埋葬地呢?

埋葬了小鸟后,小朋友们在回班的路上,表达出了自己的担心:

“我们要是忘记了小鸟埋在哪里,以后就不能去看它了。”

“我们可以在那里做个标记。”

“可以给小鸟做一些礼物陪着它,它就不害怕了,我们也能知道它在哪。”

“我们做一个地图,把小鸟埋着的地方标出来,以后看地图就能知道小鸟在哪。别人看我们的地图也能知道。”

孩子们根据之前的浏览,绘画了不同的场地,同时,为了使地图更加直观,孩子们结合自己拍摄的局部图,最终完成了大操场的地图制作,清楚地标出了小鸟的埋葬地。

以后大家看到这个地图

都能知道小鸟在哪了!

教师思考:

在这一场埋葬小鸟的行动中,孩子们感受到生命消逝的悲伤,她们用自己的方式,送别小鸟。而通过幼儿园之旅和地图制作,我们也掌握到了孩子们对关于她们自己环境的“知识”,为我们倾听了解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关于死亡

小鸟事件,也引发了孩子们关于死亡的讨论。

“小鸟死了之后,会到哪去呢?”

“我知道人死了之后会上天堂,小鸟应该也是。”

“不对,死了就是去了很远的地方。我妈妈告诉我的。”

“死了会变成灰,埋起来。”

……

从孩子们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孩子们对于死亡的概念并不清晰,大部分都是从成人口中得知,于是,我们对部分家长进行了访谈。

从访谈的结果中,可以看到有些家长对死亡这一话题比较避讳,有时也不清楚应该如何向孩子解释,因此当孩子们询问到关于死亡的问题时,大部分家长都是含糊带过或不予回应。

死亡教育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课,它不但要让孩子们了解生,还要在生的基础上了解死,死亡是不可体验的。

死亡教育,正是教孩子们,也包括我们自己,正确认识死亡,懂得珍惜生命,感恩生命、感谢父母、感激每个擦肩而过的生命。匈牙利心理学家玛利亚•耐基早在1948年就研究了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经研究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认知程度不一,应该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发展阶段,有差异的谈论死亡。而基于对中班年龄段幼儿特点的思考,关于死亡的教育我们需要着重告诉孩子的是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有其珍贵性、特殊性和发展性。

人为什么会死?

人死后去哪里?

死亡会不会痛?

死是不是睡着?

我还能看到死去的她吗?

……

根据孩子们讨论的问题以及生活认知经验,我们从意外灾难、亲人离世、动物死亡、植物凋零入手,利用安全、语言和社会活动让孩子们理解生死。

《地震来临时》

《长大做个好爷爷》

《獾的礼物》

《一片叶子落下来》

随着孩子们对死亡概念的逐渐清晰,我们进一步展开了儿童会议,孩子们分组讨论如何珍爱生命这一话题并分享结果。

从孩子们的表达中,发现孩子们开始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了解生命的可贵,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极大地增强了自我安全意识。

(三)从死亡教育到生命教育

死亡教育只是生命教育的特殊形式,生命教育才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本质的就是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首先就是让幼儿了解关于“生命起源”的全部真相,让幼儿了解生命的来源和生命的过程。生命本身就是奇迹,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一样拥有宝贵的生命。

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我们开展了《我从哪里来》领域活动,让幼儿能够科学地认识到自身的由来,了解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母体生命付出巨大牺牲换来的,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和坚强。

小三班潘老师的肚子里也孕育着一个生命呢!

让我们小心地感受一下潘老师肚子里的小宝宝吧!

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表征着对自己由来的认识,在互相倾听和表达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在进一步审视着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而和我们一样有着宝贵生命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有的是动物妈妈生了蛋,然后孵化出来的,有的是跟我们一样,动物妈妈直接生出了动物宝宝。

“小金鱼都是卵生的。”

“蚂蚁是卵生的,蝴蝶也是,它是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是卵生的。”

“蜗牛和乌龟是卵生的,但小刺猬是胎生的。”

“人也是胎生的!”

“小兔子是胎生的,兔妈妈一次可以生好几个兔宝宝。” 

 从孩子们拍摄的照片和语言中,可以了解到孩子对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同时也能开始关注人与其它动物的共性和差异。

植物则跟我们有点不一样,它们的宝宝是一颗颗种子,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才能发芽生长,然后在外力的作用下传播繁殖的。

亲身体验种植,直观感受植物的生长

教师思考:

从死亡教育过渡到生命教育,是依据幼儿当下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经验所生发的活动内容,幼儿在了解死亡的基础上,感知生的神奇与可贵。并从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导幼儿探寻生物的多样性,萌发幼儿呵护生命的意识和求知探索的精神。

(四)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

在一次户外活动回班的途中,孩子们发生了一场争论。

“玩具是有生命的!”

“不对,玩具才没有生命!”

“有生命,我妈妈跟我说的,玩具有生命!”

......

“那玩具到底有没有生命呢?”在孩子们僵持不下的争论中,我们开启了一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儿童会议讨论。

根据孩子们的讨论结果,我们进一步利用领域活动引导孩子们了解生命体的共同特征“会呼吸、会生长、会有宝宝”。通过学习,孩子们开始能够准确区分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从而对之前的讨论结果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紧接着,我们还开启了寻找幼儿园里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事物之旅。孩子们根据印象探寻着幼儿园里的每一个角落,拍摄和表达自己对生命体的认知。

老师帮忙将孩子们拍摄的照片打印出来,孩子们在讨论和筛选的过程中制作了幼儿园里“有生命的事物”和“无生命的事物”图书。

教师思考:

关于“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话题,孩子们经历了儿童会议、领域学习、探寻生命体的幼儿园之旅、拍摄照片和图书制作,逐步丰富和拓展了对生命体的认识,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和了解,这是孩子们对生命认知的过程,也是孩子们自身生命成长的过程。孩子们更能体会到生命无处不在,生命又何其珍贵,而她们对生命的呵护和尊重也开始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照顾植物

爱护动物

锻炼身体

(五)生命与环境

在一次晨运活动中,小朋友看到了低飞的蜻蜓。

“老师,有蜻蜓!”

 “蜻蜓飞得好低呀!我妈妈说蜻蜓飞得很低就快下雨了!”

.......

当天下午,果然下起了大雨。

老师:“原来蜻蜓飞得很低,是告诉我们要下雨了。除了蜻蜓,还有哪些动物会告诉我们天气呢?小朋友们今晚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了解一下吧。”

小朋友们分享与爸爸妈妈通过查找资料获得的知识。

领域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整合知识内容。

原来小动物在天气变化之前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并有一定的规律,能起预报天气的作用。通过学习,小朋友们了解了动物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均有一定的影响。而地球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是我们和其它生命体共同生活的家园,我们都需要保护好它。

那么关于保护地球妈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儿童会议,表达观点

领域活动支持,进一步补充知识内容

节约用水

       不浪费粮食

垃圾分类

课程评价

1.对课程的评价

✦  +

(1)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大部分目标能够基本达成,幼儿对新信息的理解和吸收速度较快,通过幼儿在马赛克方法当中的表现可得知,但是幼儿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态度和行为变化等方面的目标需要经过后续长时间的观察才能获得准确判断。

(2)课程内容的适宜性

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幼儿的生活经验、想法和兴趣为主,从幼儿自身以及身边熟悉的环境入手,探究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内容相对完整。但如果条件时间允许,可以在常见动植物内容上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入地探索学习,拓宽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3)课程方法的有效性

马赛克方法的运用,使幼儿实质地参与到了课程评价中,通过语言、图像表征、图像拍摄、地图制作、幼儿园之旅、图书制作等方法表达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周围世界的了解以及自己的经验水平发展。而这个过程,也是幼儿积极参与课程学习互动的过程,增强了幼儿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同时,这也让教师更加清晰地“看见”和“倾听”幼儿,助推幼儿在思考和充分表达中不断发展,成为教师评价幼儿学习成果的方法之一,帮助教师了解幼儿成长的每一步,并结合发展目标及幼儿的兴趣、需要正确地做出价值判断,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

2.对幼儿在课程发展中的评价

✦  +

(1)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生命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宝贵且不可复制的,当幼儿园的孩子对生命产生关注与思考时,正是其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刻。幼儿园生命教育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重要的,通过开展与实施,可以看到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我们的世界是如何工作的,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无论是关注自我还是关心他人、照顾动植物还是保护环境,生命教育课程都可以帮助孩子们成为充满爱和希望的人。

(2)幼儿的认知发展

通过课程的开展,幼儿能科学认知死亡,明白生命的宝贵。了解和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如自然规律、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等。

(3)幼儿的能力发展

在课程学习中,幼儿进一步发展了探究和发现世界的基本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的方式,学习识别和描述不同的生命体以及它们的生命过程和生存环境。并且能够开始关注自我生命健康。

(4)幼儿的情感发展

萌发了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基本认识和重视。

3.教师的反思

✦  +

(1)在课程开展之前,能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兴趣、需要,挖掘课程价值,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能综合运用马赛克方法,及时了解幼儿的想法和发展状况,制定后续课程内容。

(2)在这一场生命探索之旅中,我们教师有关生命话题的知识经验也是随着幼儿的学习不断深入积累,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3)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没有忽略家长资源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为课程的推动和实施助力。   

(4)需要在环境呈现的即时性和材料投放的及时性上做进一步的思考与努力。

生命生生不息

教育永恒不止

中一班的学习故事将会持续发生

敬请期待!

图文提供:蔡丹燕、王佳奇、林纯

图文编辑:姚湘毅

文章审核:吴碧涛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