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做到四点,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物品英语(儿童怎么爱护物品图片做到四点,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物品)

幼儿园的孩子正在吃饭,6个人一桌,团团坐,每个人面前是分好的食物,有米饭、有菜、有汤,幼儿园的配餐里还有果冻,小朋友自己带的便当没有,但是小朋友们可以互相分享彼此喜欢的食物。

“给老师稍微尝尝味道”,慈爱的园长向桌上伸出手,却被一个小朋友的手推开“不可以”。

园长又把手伸同另一个小朋友的食物,”快拿到了哦“,旁边有人说,园长的手又被小朋友挡了回去。

这是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的一幕,拍摄的是日本一家幼儿园。

我们要向他人,包括朋友,刚认识的小伙伴,尤其是长辈、老师、领导等,分享自己的所有,不然就会认为是不懂事、吝啬。我们教育孩子,也经常教他们要分享,手里有零食和玩具,遇到小朋友,要请他们吃和玩,不然就是不礼貌、小气。

可是这位幼儿园的园长,却遭遇了小朋友们拒绝分享食物,当主持人采访他时,园长却说”自己的东西需要自己去保护,……这是我们希望培养的一种意识“。

我们也希望孩子能保护好自己的东西,但是几乎没有人公开的去这样教育孩子,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大家甚至经常破坏孩子对自己物品的保护意识。

比如,”把你的玩具送给小朋友一个吧,我们要学会分享“,”让小朋友吃一点,有好吃的大家要一起吃“。

这些其实都是为了大人的面子,并没有考虑孩子的心情,也没有考虑对孩子的影响。

怎么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东西?

1、了解孩子自我意识建立的规律。

孩子从1岁半开始,就有了自我意识,从此之后,孩子会用自己的名字来称呼自己,并表示自己对物品的所有权,比如,嘟嘟会说“嘟嘟的”,“嘟嘟要”。当别人想要拿他(她)的东西时,会拒绝,当有人开玩笑想吃嘟嘟手里的面包时,他通常会干脆的回答“不可以“、”不能“。

到传说中“可怕的2岁”时,小朋友会因强烈的自我意识,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我的是我的,我喜欢的也是我的,我想要的也是我的,所以小朋友会抢玩具。嘟嘟到现在将近3岁,到亲戚家还是抢玩具,觉得都是自己的。

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随着社交能力和情绪的发展,到4岁左右时会逐渐减弱,孩子才慢慢学会照顾别人的情绪。

2、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私人物品。

我们总是认为孩子小,没有拥有私人物品的权利,其实,孩子从小应该有自己的私人物品。

动画片《小猪佩奇》里,猪妈妈送给佩奇一个盒子,是她的秘密盒子,任何人都不可以随便看,同样猪妈妈也送给了乔治一个。让孩子们拥有自己的私人物品和秘密。

心理学博士、研究儿童发展的陈忻老师说,她家两个孩子,虽然玩具有一些共享,但是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个人的物品,比如生日礼物,自己的书等,是完全属于自己的。

孩子拥有自己的物品,才能更具有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明白自己是独立的个体。

3、让孩子自己自己做决定。

孩子自己的物品自己作主,比如是否送给小朋友,是否和别人一起玩,大人不要直接决定,要让孩子自己决定,如果孩子选择说不,那么大人不要随便把孩子的玩具送人,也不能强迫孩子和其他孩子分享。

象开头提到的那样,让孩子可以勇敢的拒绝任何人,包括园长,包括长辈。

但是父母可以和孩子讲道理,大家一起玩,会有更多的玩具,能玩到自己没有玩具,这样孩子也许会接受。

​没有自主权的孩子,在长大以后,可能会依赖,难以自己做决定。

4、尊重孩子的选择。

大人不要为了面子,去要求孩子改变选择,或者强迫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去选择。

有一次幼儿园放学,嘟嘟想要同班一个小姑娘的气球,他站在小姑娘面前,说,我要气球。那个小姑娘的妈妈说,我们要问问她。然后她问小姑娘:你同意给小朋友气球吗?小姑娘说“不同意”。

嘟嘟哭了,对方妈妈并没有把气球给嘟嘟。我赶紧说“小朋友不同意你不能要”。

我觉得那个妈妈做得对,没有因为碍于面子,强行把孩子的气球送给别的小朋友。

我们教孩子保护自己的物品,其实也是遵守规则,不侵占别人的物品,也不放弃自己的物品。

当主持人问园长,如何处理分享和保护自己的物品的关系时,园长说,食物分好后可以先分享,分好后确认,是平等的,每个人都要保护自己的物品,这是希望去培养的一种意识。

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分享,也更应该让孩子学会说不,学会坚决保护自己的物品,维护自己的利益。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