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教育理念(尊重爱护儿童的名人有谁教育名家‖ 陈鹤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陈鹤琴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陈鹤琴是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著作有《家庭教育》《玩具与教育》《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儿童心理之研究》(中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专著)等。

陈鹤琴的父亲在本县开小杂货店,在他六岁时去世后,家境困顿,陈鹤琴则帮助母亲张氏替人洗衣补助生活。七岁起入学读书,攻读四书五经。他自幼深受母亲的教诲和传统美德的熏陶,虽然境遇贫困,但他性格开朗,凡事乐观,意志坚强。

名人轶事

1920年12月26日凌晨,29岁的年轻教授陈鹤琴初为人父。他的儿子出生后2秒就开始大哭,延续了10分钟,以后就是间接地哭,45分钟后哭声停止,儿子连续打了6次呵欠,渐渐睡着了。10个小时后,这个新生的男孩流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泡尿……。望着自己的“杰作”,初为人父的陈鹤琴来不及兴奋,他拿着照相机,镜头对着襁褓中已经熟睡的婴儿连连拍照,然后用钢笔在本子上记录下婴儿从出生时一刻起的每一个反应。在他的记录中,儿子的哭声停止后,大约是疲倦了,便开始打呵欠,一连数次。他轻轻地伸手接触到儿子的身体……。尽管时值严冬,窗外一片凋零,而陈鹤琴的心中却是春光一片,幸福无比。他知道,自己正在做的工作在中国尚无先例,他与新生儿子一道正在完成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实验。1923年,陈鹤琴在自己住宅的客厅里开办了一所实验幼稚园,自己亲任园长,聘请了2位教师,招收了12名儿童,开展儿童教育实验。并陆续在南京创办了5个实验学校和幼稚园,又最先在高校开设儿童心理学。有人背后议论:“堂堂大学教授,搞娃娃教育有什么出息?”陈鹤琴却说:“我就是要从小孩教起。”

教育贡献

陈鹤琴创立了中国化的幼儿教育和幼儿师范教育的完整体系。他从事的幼教事业是全面的、整体的,从托儿所、婴儿院开始手,到幼儿园和小学;在师资培养方面创办了中等幼师和高等幼师专校。1925年,他的专著《儿童心理之研究》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专著。1926年2月,陈鹤琴与张宗麟发表《我们的主张》一文,提出适合中国国情和幼儿心理、教育原理、社会现状的15条主张,成为中国现代幼儿园教育的最早纲领与宣言。

幼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因为它的对象早于学龄儿童。它的功用,正如培植苗木,实在关系于儿童终身的事业与幸福,推而广之,关系于国家社会。与许多西方现代儿童教育家强调“儿童本位”与“自由教育”主张不同,陈鹤琴并不认为,儿童自由与个性发展可以独往独来、放任或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展。他指出,像鲁滨逊孤居荒岛并不能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他相信,凡是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为有成就的人。

幼儿园为儿童提供很好的环境,使儿童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提高儿童智力与德性。因为“儿童在家里所接触的人不多,有许多家庭因为过分宠爱,孩子到了七八岁时还是唯我独尊,毫不知做人的道德。要培养德性,非把儿童放在人群中不可。幼稚园虽然不是大的人群,但是,对于四五岁的儿童来说,确是一个适宜的人群,可以在这个人群中养成许多人类社会的德性。”

陈鹤琴指出:儿童的性情与情感是从儿童时期陶冶、培养的。在幼稚园,音乐、图画、文学和儿童的实际生是培养儿童情感、道德主要途径。

陈鹤琴特别提出在幼稚园开设公民训练课程的重要性,“就是培养将来做公民的基础,因此可以养成种种合作的精神,爱护团体、爱护国家的精神。同时又可以培养公民应有的知识与技能,砌成一个稳固的公民基础。”

在陈鹤琴看来,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培养具有现代意识与素质的“人”,推动国家与社会进步。儿童不仅要从小教起,还要注意从小教好。幼儿园应为儿童提供审美的环境和科学的环境。

教育名言

●儿童健康是幼稚园课程第一重要的。强国需先强种,强种先要强身,强身先要重视年幼儿童的身体健康。身体强健的儿童,性格活泼,反映敏捷,做事容易。为了儿童的现在和将来,幼稚园的教育应注意儿童的健康。

--陈鹤琴

●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

--陈鹤琴

●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

--陈鹤琴

●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学前儿童周围的环境不外乎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自然环境包括动物、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如春天的桃花、杏花、扬花、柳絮,夏天的雷鸣电闪、蜻蜓荷花,秋菊冬雪等。

--陈鹤琴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