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读卢梭爱弥儿有感(尊重爱护儿童的名人有谁卢梭《爱弥儿》1762年)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生瑞士日内瓦,父亲是钟表匠 ,母亲很早离世。16岁以后,卢梭开始流浪生活,遇到了对他一生有重大影响的华伦夫人。在华伦夫人的指导线,系统地读了很多书籍,在文学和音乐方面大有长进。1740年,他离开华伦夫人,在里昂担任两个孩子的家庭教师。1742年,来到巴黎,结识了狄德罗、霍尔巴特、达朗布尔等启蒙学者,并参加了《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

1749年,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撰写《论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获得头奖,从此声名鹤起。

1775年,撰写《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明确指出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1762年,完成《社会契约论》,意在设计一种理想的、保障人民自由、平等、财产权和幸福,培育公民道德的国家制度。同年写下《爱弥儿》。

《爱弥儿》这部教育著作是应德舍农索夫人之请而写。书中虚构了出生名门的孤儿“爱弥儿”和他未来的妻子“苏菲”的教育。其中心思想是如何培养适合于未来理想社会的新人。在教育学上的贡献是分析了人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关系,论述了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进程,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为教育科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一、自然教育和幼儿期教育

1.自然教育是人的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

(1)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是文明的社会使之堕落的。人生而禀赋着自由、良心和理想,他们构成人的善良天性。在自然的状体下,人都是自由地。但是进入文明状态以后,人才失去了自由。因为文明状态下,人们违背了自然法则,滥用自己的自由,使得偏见、权威、需要、先例等扼杀了人的天性。

(2)要使人的自然本性自然发展,必须进行自然的教育

人生来是善良的,又是软弱的、人需要力量,需要帮助,需要判断力,这一切都需要由教育得来。教育应该放任人的本性是自然发展,教育是一种自然的教育,这种教育由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组成。

(3)自然教育目的的理解

自然教育不是培养野蛮人,而是培养自由人;不是培养公民,而是培养自由人,它培养的人是一个自由的、自然的、独立的、不依附别人的人。

自然教育绝不是根绝人的本性或者改变人的本性,而是依据人的本性善良的认识,遵循人的本性法则进行教育。

2.幼儿期应该实行自然教育

卢梭认为,幼儿出生后伸展四肢是自然的,用襁褓束缚幼儿是不自然的,这样会影响幼儿的脾气和性格。幼儿由保姆看管是不自然的,由母亲亲子哺育是自然的,因为形成母子关系,母亲比保姆重要,母亲给予孩子关心是自然的,不关心是不自然的,因为不关心就是放弃了权力,过于关心实际上是在给幼儿准备苦难。由父亲教育孩子是自然的额,如果父亲不能教,则找教师也是自然的。全然由教师教也是不自然的,因为教师不拿东西教孩子,而是指导孩子做人。

幼儿期的自然教育最好是在乡村中进行,应当送孩子去乡村接受自然教育。乡村空气好,有益于婴儿的体格发育;乡村人口少,可以更新人类,还可以恢复城市失去的人的活力,远离城市的不良习俗等。

幼儿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身体健康,饮食简单、清单,穿着宽松。还要进行感官和感觉的教育。从小要接受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看、摸、听的办法,去发展自己的感官和感觉。对于学说话,不必急于让孩子说,应该让他听能够听懂的话。

二、儿童期的教育

1.儿童期与幼儿期的区别

儿童期包含了幼儿期,是在幼儿期的基础上发展的。卢梭认为幼儿是指“不会说话的人”,主要是靠哭泣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儿童期开始后,他们开始说话,哭的少一些。用一种语言代替了另一种语言,而且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会意识到哭泣没有必要,更多地依靠自己开始个人的生活,因此,儿童期可以看成是“心思的人”或“会说话的人”。

2.儿童期与成人的区别

在儿童期,让儿童忍受一定的痛苦是必要的,儿童期的教育是一种快乐的教育,因此不要让儿童期成为一个苦难的时期。成人应该爱护儿童,帮助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

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她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做人,把孩子看做孩子。儿童期是一个人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大约是2-12岁。这十年是一个较长的、较充分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力量还很弱小,需要依靠成人,学会使用自己的力量。因此,成人要掌握理解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特点,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依照儿童的天性进行教育。

3,应该对儿童进行“依赖于物”的教育

人有两种隶属,物的隶属和人的隶属。前者属于自然的,后者属于社会的。前者不含善恶的因素,后者隶属混乱,败坏人与人的关系。因对儿童进行隶属于物的教育。按照自然的秩序对他进行教育。如果儿童有冒失的行为,只需要让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者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产生的惩罚就可以加以制止。

4.反对过早对儿童进行理性教育

要按照儿童的年龄来对待儿童,反对过早用理性教育孩子。人的理智官能是一种综合冠能,在一切官能中最难以发展,过早进行理智教育是目的当成了手段。从儿童的特点来看,这一时期的儿童不懂道理,从小对他进行理性的教育会使他养成种种不良习惯,如反抗、虚伪、撒谎。对于孩子不要去命令的方式,对孩子讲体力,对成人将道理,才是自然的秩序。

5.应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

12岁至15岁以后,儿童的智慧才可以接受理性,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可以使儿童避免染上偏见和不良习惯,可以使儿童自由的表现自己,有利于全面观察儿童。

所谓消极教育是不必教学生道德和真理,或学习文化知识,而让他的心闲着不用,要锻炼儿童的身体、器官、感觉和发展他的能力。

6.儿童应通过做事情来学习

通过做事情来学习是儿童获得知识的最基本途径。

自然后果法教育儿童。即利用儿童行为的后果来教育儿童。家长要主义把惩罚孩子不良行为的后果与惩罚孩子本身区分开来,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

事物学习与符号学习是有区别的,事物学习是儿童自己做事情获得学习。让孩子记住很多符号没有用的,反而会让孩子丧失自己的判断力。卢梭并不建议这一阶段的孩子多读书。

7.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于学习,应该先让儿童有学习的欲望,然后再教学习各种方法。现实利益是最大的学习动力。要让学习的东西与儿童自身的利益发生联系,要学习有用的东西。

要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学习,观察、记忆、推理,用自己的身体和头脑生活、做事、学习。

培养儿童成为学习主人的技巧,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认为自己在做主;让他想办法解决问题,发挥他的理智;教育活动要让儿童感到有利于自己的利益。

8.身体教育和感官教育

卢梭将身体教育与理解力的形成联系起来,认为人的理解力是不能脱离身体而形成的,有了良好的体格才能使人的思想敏锐和正确,因此,卢梭在生活方面有很多建议,要求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感官教育是儿童能力发展的基础。卢梭认为,人身上首先成熟的官能是感官,因此,首先锻炼的就是感官,通过对儿童视觉、听觉、味觉、视觉、知觉等官能训练,让每一种感官都各尽其用,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少年期的教育

少年期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个人的体力超过了欲望,智力发展成为重要的任务,到了工作、教育和学习的时期了,因此少年期是知识学习和职业、劳动教育。

少年期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因为学习是有用的,能够增进人的聪明才智。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才值得我们去追求,应该让所学知识有用处。

儿童应该学习能够让他们理解的知识,儿童应该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不宜学习历史、哲学等社会学科知识。

应该学习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技术。

学习方法上,要把培养儿童爱好学问的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收尾。应该从儿童观察自然开始,让他自己动脑、动手去解答。

职业和劳动教育是一个公民不可豁免的责任。也是培养人的趣味和心灵的需要。

四、青年期的教育

15-20岁的青年期是儿童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时间短但是影响深远。儿童成为一头“发狂的狮子”,不再相信他的向导,再也不愿意接受人的束缚了。生理方面,轮廓分明,声音浑浊。因此这个时期要关注儿童的道德、宗教和性的教育。

道德教育方面,自爱和他爱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自爱是好的,符合自然秩序的,因此人的最重要的职责是应当不断关心自己的生存。同时也要爱同他亲近的人,爱其他人,爱全人类,要教育学生爱自己和爱一切人。

要培养儿童具有善良的情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意志。

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是密切联系的,没有宗教教育就没有真正的道德。但是卢梭反对传统的宗教教育,认为向儿童灌输宗教教条是无益的,因为儿童还不理解上帝。对上帝的信仰应该是对上帝的力量、善良和公共等美德的信仰。

卢梭指出,当人需要一个伴侣时,他同别人的种种关系,他心中的而一切爱,都将随着他同这个伴侣的关系同时发生,因此,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种性别的人为另一种性别的人所吸引时,这是天性的冲动,因此,要使人懂得爱,必须学会判断和选择,只有经过判断才有所爱,只有经过比较以后才有所选择。爱是需要尊重的,没有尊重,就不能感受到爱,爱还是相互的,为了得到别人的爱,就必须使自己成为可爱的人。

卢梭认为,人获得性知识的年龄是随人所受的教育以及随自然的作用而有所不同,因而应尽可能延迟这个年龄的到来,可使年轻人体格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给儿童讲一些关于两性的知识,但是要避免色情的观念。要从小保持儿童的天真,他们周围的人都要尊重和爱护他们的天真。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