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宠小朋友不生气(你是怎么爱护儿童的如何正确地宠孩子?)
———— / BEGIN / ————
记得之前看《妈妈是超人》时,马雅舒对待孩子的方式让很多人的诟病,说她太宠孩子了,都把孩子宠上天了。
比如,她嫌沙子脏,就不愿让孩子去接触,也不让孩子摸菜市场的鱼和蔬菜,为了保护孩子不受伤,干脆把家具搬空,让孩子在空房里玩,然后吃饭只能打地铺......
马雅舒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是这种无底线的对孩子宠爱显然是一种偷懒和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表面上在顺从孩子,实际上是在阻碍孩子的社会化发展。
1
什么叫“社会化”?
就是人从出生到成人的过程,一个人在刚刚出生时可以说是“动物人”,在成长的这一个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作用等各方面的相互融合,使人从“动物人”升级为“社会人”。
英国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里,哥哥伊和弟弟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警察,妈妈是银行小职员,家里没啥存款,但尚能养活孩子。
兄弟俩小时候都吃着差不多的食物,穿着差不多的衣服,上着差不多的学校,唯一不同的是,由于大卫是弟弟,所以被格外宠爱。
哥哥伊凡需要早起送报纸修草坪赚些小钱补贴家用,弟弟大卫却依然可以睡大觉,享用母亲准备的餐点,每天调皮捣蛋做也能轻易得到父母的宽容和原谅。
长大后的兄弟俩,人生发展也截然不同,弟弟大卫成了四处流浪的无业游民,
而哥哥伊凡极富商业头脑,成了千万富翁。
同一个家庭,同样的父母,却养育出了完全不一样的两个孩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哥哥和弟弟的社会化程度不同,父母对弟弟的过于宠爱,让弟弟没有足够的锻炼和实践,所以社会化程度很低,但哥哥从小就开始打零工,参与各种社会实践,让他能够很早就了解社会,接触各种信息以及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得到了很多历练和成长,因此社会化程度很高。
2
你宠爱孩子是否为了逃避矛盾?
当然,我们也不必为了培养孩子的社会化就一股脑儿地让孩子进行各种挫折教育,苦难教育,我们依然可以一边爱孩子一边培养他的社会化能力。
这里的爱不等于溺爱,是一种有原则有底线的爱。
很多父母总处在两难之中,一方面是自己觉得还不够爱他,陪得还不够,另一方面是有时候其他人都跳出来说,你太宠娃了!这么宠娃,娃要宠废了啊!!!!所以很多父母都为此很烦恼。
在我看来,是不是宠溺孩子有一个很关键的判断指标就是:是否是为了逃避矛盾?
如果是为了逃避矛盾而选择宠娃,那是一种妥协,但如果是直面矛盾但满怀爱意的宠娃,那是一种呵护,不算宠溺。
比如像马雅舒这类的,典型的为了逃避矛盾才宠娃的,因为她不想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数和未知,她想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比起锻炼孩子的能力,她更希望保证稳定不变的生活秩序。
所以她的孩子一旦要进入一个社会化环境就会很难适应,就像她的大女儿米雅去上幼儿园时非常的崩溃,嚎啕大哭,比起同龄的孩子,米雅显然不够“成熟“。
一个孩子的社会化程度如何与他生活的整个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其中父母对子女社会化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因为家庭是一个孩子最初的学校,父母的举止言行,行为规范无一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中,如何对待孩子的哭泣和发脾气,在我看来是父母对孩子社会化行为影响最大两个方面,因为情绪管理是社会化的第一步。
关于大哭,有些孩子可能要哭一顿才能开心,所以比起打压和指责,更好的方式是在孩子哭之前就能敏锐觉察到他想哭了,而且要怂恿他哭出来,当然孩子哭起来非常不好哄就对了,有时候要放着孩子哭半小时才能开心,这个过程也不需要硬哄,可以一百年做自己的事情,等孩子哭得没有眼泪了,说几句话打断一下他的思路,他就能开心了。
关于发脾气,有些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或者无缘无故就发脾气,这个时候可以任由她发,因为发脾气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孩子没有能力去处理别人的脾气,所以父母对她发脾气的反馈就是她最好的学习范本,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可以稍微冷处理一点,先不和他讲道理,尽量去理解他发脾气的点,然后问他是不是今天受了什么委屈。
这样孩子就能明白坏情绪要慎重发泄,因为并不会受到欢迎,其次也能让孩子在父母的共情中学会体谅和理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总之,要让孩子明白,对他的坏脾气冷处理是希望他成长,询问并关心他是让他知道不管他是怎样,爸爸妈妈都爱他。
3
如何判断孩子社会化程度?
听到有些妈妈说,现在只要孩子“坐得住、会读书”,考个好学校就行,什么社会交往,生活实践的以后再说,这是不对的,孩子的接受社会化的最佳年龄是学龄前,错过了就很难有机会再培养了。
美国心理学会曾给儿童的“社会化”制定了一个诊断标准。
①至少有一个同龄朋友,并且友谊至少维持6个月。
②在看不到有什么好处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帮助别人。
③做了错事,并造成了坏的结果,但能在不被人发现时主动认错。
④别人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时,能够原谅别人,不指责也不告状。
⑤对周围的人表示关心,分享自己与别人的幸福和快乐。如为别人生日、考试优秀、获奖等感到高兴,主动向别人祝贺。
一般来说,在上面的5条中,6岁以下的孩子应最少满足1条;7-12岁的孩子应最少满足2条;13-18岁的孩子最少应满足3条。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达不到这个标准,就说明孩子社会化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
那么你的孩子达到了几个呢?衷心的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