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爱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儿童爱护环境爱护环境 从孩子做起)

环保是热词,但不是新词。

近几年,环境污染的“即视感”越来越强:频频出现的雾霾天、被污染的饮用水、充满“有毒物”的餐桌……环境污染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将来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保护环境,人人有则。时值世界环境日,我们来谈谈如何从小日常生活的细节和小事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培养孩子的“随手”意识

告诉孩子,用完水之后,如果听见“滴答”的声音,需要将水龙头拧一拧。晚上离开房间,随时要把灯关掉。进而定下家里“随手关等、人走灯灭”的规矩,每个人都要遵守。你可以将“环保小卫士”的工作交给孩子,由他负责监督家人们用水后有没有关水龙头,离开房间是不是关好了灯,如果没有,孩子应立马提醒大人。

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孩子洗手时,帮助他调整合适的水流,并告诉他不必总将龙头的水开到最大,调小水流即能洗干净手,也可以防止水溅出来弄湿衣服。水是生命之源,需要节约用水,在家中建立循环使用水资源的习惯,让孩子多想想,洗完手的水还能干什么?比如将洗完手的水留下来,用于冲厕所之用。

和孩子科普“发电”的原理,需要燃烧煤等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伤害。因此,节约用电也是为了保护环境。与此同时,让孩子意识到电为生活带来的便利性,比如关掉家中电源,让孩子体验没有电的生活是多么不方便,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电的可贵。

鼓励孩子“物尽其用”,一张白纸正面画完后,还可以画背面。画的不好的画作可以留下来做手工,或者做其他用途。

培养“不乱扔垃圾”、分类垃圾的习惯 

之前在日本旅游时,惊讶于日本的公共环境相当整洁,没有任何垃圾。更让人惊讶的是,日本不但没有环卫工人,大街上连垃圾筒都很少见。那么维护干净整洁的环境靠什么?全靠国民的自觉。日本人在出门时会把一个塑料袋放在包里,产生了垃圾就把它放在塑料袋里,晚上带回家进行垃圾分类。日本的垃圾分类也做得非常好,每个小区每天都有固定丢弃的垃圾种类,居民必须遵守。比如规定周一丢易拉罐、饮料瓶,如果你这周一没有将家里的这类垃圾整理送去小区垃圾站,你就只能再等一个星期了。

在中国,随着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垃圾筒已经非常常见,因此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将垃圾丢进垃圾桶,不乱扔垃圾是维护公共环境干净舒适的基本准则。外出出行,爸爸妈妈可以随身带上垃圾袋,如果身边没有垃圾筒,就把产生的垃圾放进去,以身作则教导孩子。

给孩子科普环保知识 

孩子对于世界的了解有限,并不知道自己的一个小小的行为能带来什么改变。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读一些环保故事、给孩子看一些和环保有关的影片,或者带孩子参加环保知识讲座,帮助孩子建立对于环保的认知。比如,我们日常节约用电的行为可以减少煤的燃烧,煤的燃烧减少了意味着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对于缓解温室效应有一定的帮助。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的元凶。温室效应得到控制,生活在南北极的企鹅和北极熊的家园就不会受到破坏。所以,日常的一个小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

通过这样的一些引导,让孩子理解万事万物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自己的一个改变对于环境的保护的意义重大。而在科普环保知识的同时,可以教会孩子一些生活常识和科学小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教孩子选择更环保的产品

家长在选择商品时也可以和孩子讲一些环保知识。比如,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性的碗碟、杯子,这些商品使用便利,但是几乎都是纸质制品,是通过砍伐树木制成,因此尽量少用。而在选择一些生活用品时,也尽量选择材质更为环保的商品,同款商品如有塑料和玻璃两种材质,可以建议孩子选择玻璃的,因为塑料难以降解,对于环境的损害相对较大。

和孩子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做手工

幼儿园和小学会经常布置一些手工作业,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不妨试着在手工里加入一些环保元素,和孩子一起利用家里的废旧物进行制作,比如将塑料瓶做成花瓶,把易拉罐做成存钱罐等等。既能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还能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挖掘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

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应该携手打造一个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未来。希望环保不是一件在特定节日才拿出来讨论的话题,而是融入所有家庭的日常生活。保护环境,从孩子做起,更应该从身为父母的我们开始做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