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看儿童画画(爱护牙齿儿童画图片中科院儿童心理专家:为什么看到好的儿童画,我却很难过?)

说来惭愧,虽然一直热爱绘本,我也很喜欢画画,但每次真让我自己随便画点什么,却总觉得大脑一片空白无从下笔。前几周,公号“一席”标题里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们其实一直在接受美术教育,但长大后画一幅画好像很难”。

点开看完“一席”这次的讲座,我才彻底明白,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同时,也对少儿的美术启蒙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次“一席”请到是中国科学心理研究所的李甦(su)教授,李教授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儿童绘画,讲座一开头,她就给大家科普了一个惊人的知识:

“大家知道为什么梵高、毕加索的画有那么多吸引我们的地方吗?”

答案是,因为他们在模仿儿童。

大约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梵高、毕加索这一批后来被我们称为浪漫主义的艺术家们,因为在创作中不满足于当时市面上那些拘谨的,“画啥像啥”的现实写实主义的绘画手法,他们发现儿童画中一些简洁有趣的表现很特别,就开始专门研究儿童绘画,从中汲取创作灵感。

毕加索在谈到自身成就时曾说:“我花了毕生的时间,学习像儿童那样的画画”。

1、那儿童到底是“哪样”画画的呢 ?

李教授接着给我们举例分析了儿童画的几个独特表现形式:

1、典型面画法

儿童倾向于选择物体最典型的那一面来画——

动物一定是画侧面:

七八岁之前,人一定是画正面,而且还总是两手臂傻傻垂两边的那种正面

2、透明画画法

这是一个德国小朋友的画,画里的小人的身体是透明的,吃进去多少米,怎么进去的,清清楚楚,非常可爱。

3、夸张画画法

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画的是刷牙似的,一张画有一半面积都在突出嘴里牙齿和泡沫——

4、混合视点画法

“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龙虾“,龙虾是用从上往下的俯视视角画,而人物则是用正面视角画——

李教授一下子把我们平时看孩子画画时,总觉得哪“不对劲“的地方都总结了出来。

而这些“不对劲“的地方,其实恰恰就是毕加索、梵高这些大师,模仿学习孩子的地方。

2、在孩子画画这件事上,我们对孩子太不公平了

但李教授说,同样是面对“不对劲“”看不懂“的绘画作品,我们对待大师和孩子的态度,却大为不同,这对孩子来说,太不公平了——

  平时看到大师的作品,看不懂,但我们却会结合大师当时画这幅作品时的遭遇、经历,去思考他想要通过绘画表达的情感、思想:“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以下是西班牙米罗的作品 ?

  而看到孩子的作品,我们却常常只会简单粗暴的问:这画的是啥???

?这是一幅5岁孩子的画,其实,真正的大师作品都是无限接近儿童画的

而很少去放下“像不像“的评价标准,真诚的去了解一下这些“看不懂“的画背后,孩子是想表达什么?

甚至逼着孩子千篇一律的画和书本上一样的青蛙,一样熊猫,一样的电风扇,

把画画变成一件和写字一样,连笔画顺序都规定好的,完全和想象力、创造力无关的事情。

一些完全失去表达力的孩子,甚至会把写字画画混在一起,这样的孩子长大自然是更不可能自主的画出一副画的。

或是现在很多美术机构流行的这种,看似很“艺术”,但事实上这根本不是孩子画的,而只是让孩子用圆形的工具,按照老师事先给的框架进行拓印。

作为成人,我们常常说自己不会画画,其实是在说我们不会画那种“很像的画”。

正如李教授说的:“儿童画”这三个字当中最重要的是“儿童”,

有儿童,就得有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感觉,他们的想象。

在真正好的儿童画里,我们看到的,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

  挖红薯时用力的感觉

刚刚下班回来的爸爸,孩子看到了爸爸的笑,同时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孩子也注意到、感受到了爸爸脸上的汗与累。

  细致丰富有趣的故事性:被敷着海藻面膜的妈妈吓了一跳~

而真正的绘画不是“临摹”,而应该是“表达”。

3、如何才能引导孩子画出有情感的画呢 ?难道就让孩子乱画就好?

当然不是。

教儿童绘画的朋友告诉我,现在的家长在美术教育上最容易陷入两种极端的误区:

“玩就是好”或是“像就是好”

而李教授在讲座中给出的态度我觉得很中立客观:

自由不等于随意,也不等于放任,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从来都不应该是孤立前行的,我们需要给他们的发展保驾护航”。

在这么多年的实践研究工作中,她找到了一些方式,能够支持儿童在绘画中去找到他们的自主表达,我看完之后,觉得这些方法我们自己在家也可以试试:

1、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不仅仅是让孩子去看,而应该是一个多感官的共同体验的结果。

日本著名美术教育家鸟居昭美曾在书中《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里,提到一个叫值贺的五岁小朋友,值贺之前画画一直不得要领,画出的画总是空洞枯燥——

但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值贺的内心也是这样毫无热情。

一次活动后,“不会画画”的值贺却突然画出了一副童趣生动的画,名字叫做《从伊田得到的蝾螈的早晨》 (蝾螈是一种类似蜥蜴的动物)

“不会画画”的值贺到底经历了什么?

其实,是那天有个来自伊田的老师,给值贺的幼儿园捐赠了一群蝾螈,孩子们从来没见过这种动物,开心地到处奔走相告:“蝾螈来了”“蝾螈来了”。

那天,值贺把蝾螈托在手上,趴在床上,放到水里,观察、玩耍了一整天。

在视觉、触觉、运动感觉多感官调动下,蝾螈的具体形象就这样走进了值贺的脑海中,形成鲜活的印象,和蝾螈一起玩耍时的感动、生动就这样被值贺自然的画在了纸上。

事物在孩子的脑海中越生动,孩子画出来的的作品也就越生动。

(孩子在充分摸、切、闻、尝猕猴桃后画出的作品)

2、设计一些活动支持孩子的想象力发展

李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很多她在实践中尝试过,小朋友喜欢效果又好的活动——

  圆圈变变变

  图形联想(适合更小的孩子)

 “他是谁”: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提供一些图片,让孩子猜图片里的人平常的工作状态,促进孩子思维拓展能力的发展,这个小男孩选择的是一个宇航服的图片,最后画了这样一副图画——

 “表达性任务”:让孩子以树为载体,表达情绪。

快乐的树——大家注意看树根,孩子画的是棒棒糖,孩子用这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去表达这是一颗多甜的树。

生气的树——孩子用尖锐的图形,强烈的红色来表达愤怒

这棵树不仅气歪了,还气的掉叶子了,叶子飘落的样子还营造出了一种怒后悲伤的感觉

3、建立孩子语言绘画之间的关系

日本著名绘画教育家鸟居昭美说过一句话:

“没有被倾听过的儿童绘画作品,不能算是真正的绘画作品。”

除了我们经常说的,要鼓励孩子主动讲述他的作品,倾听孩子分享与他作品相关的一些经验和经历,李教授说他们还会经常用一些故事来激发孩子的想象。

李教授带领着她的团队,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在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断地给孩子影响,对他们进行体验感、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表达力等系统性的培养。

每到一定的阶段,孩子们就会画出很棒的作品,让他们非常开心:

她说:“每当看到这样的作品的时候,我就特别羡慕这些孩子,他们在人生最宝贵的时间中,享受这种自主表达的快乐和乐趣”。

在研究中她接触过很多孩子,她发现几乎没有孩子不喜欢画画,也很少有孩子是真的不会画画。

正如我国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说的:“你只要仔细去观察小孩的作品,就会看到他们的每一笔都是从他们小小的美术心中流出,每一幅画都是小小的感性所寄托“。

我们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希望所有的儿童画能够闪耀出属于孩子自己的光辉。

  参考资料:

公众号“一席”:《我们其实一直在接受美术教育,但长大后画一副画好像很难》

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相关链接:

关于孩子画画的误区,你知道多少?

少儿美术需要警惕的8大误区。

我们知道学好美术,当然要从小教育,因此在对待少儿的美术教育,家长和老师就要格外的细心,下面整理了少儿美术教育的8大误区,希望家长和老师引以为戒!

01

孩子画得不像就是没有绘画天分

父母需要对儿童美术教育有一个科学的观念,并懂得欣赏孩子的作品。

我觉得,父母让2~9岁的孩子接受美术教育,目标不是要培养小画家,而是让孩子在美术创造过程中获得快乐、陶冶情操、开拓视野以及培养创造性思维。对大部分孩子来说,美术教育的活动应该是富有美感的、快乐的、创造性的游戏过程,对某些孩子来说,也可以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心理治疗。

大多数孩子喜欢用美术来表达情感,不爱画画并不能说明他就没有艺术细胞。美术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像”与“不像”不是评判一幅美术作品好坏和孩子是否有艺术天赋的标准。

02

小孩子画着玩,

拿张打印纸给他涂鸦就好 

让孩子们充分体验享用好的绘画材料,并珍惜每一幅充满童真童趣的涂鸦作品,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与爱护,也是基本的艺术态度。

普通白色打印纸轻薄光滑,不仅非常影响绘画涂鸦的效果,而且因为太白,长时间作画不利于孩子的视力发育。

素描纸、水彩纸是初学者常用的纸张,好的素描纸略微发黄,表面有点小粗糙纹路清晰自然,厚度适中有韧性,多次擦蹭修改之后,纸张不会有大的损伤。水彩纸的特性是吸水性强,较厚,重复涂抹不容易破裂起球变形,很适合小孩玩色彩涂鸦游戏。

03

美术班,随便选一个就好

我们家长有很多误区,自己不懂画画,就觉得所有的美术培训班都大同小异,因为觉得选一家好的培训机构又花时间,还要多花钱,不值得,所以不如就找一家收费低的小画铺,但这种观点其实是不正确的,既浪费了时间,又耽误了孩子。

正规的美术培训机构拥有专业的老师和丰富的课程体系,其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了不同的学习计划。科学的计划有助于孩子在短时间内提高,舒适的环境也能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孩子在幼时获得良好的教育,对孩子的未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因小失大。

04

孩子只要画画得好就行,

颜料、纸笔、垃圾都由大人收拾

尊重孩子在美术活动中的创作自由,不等于放任不管,美学的熏陶不仅是画一张画、捏捏泥巴的过程,还包括从拿起纸笔开始,就要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创作习惯,以及通过美术活动的点滴细节小事中培养塑造好的品格。一个懂得生活的、养成好习惯、具有优秀品格的人才能创造出真正美的作品。

05

在家画画涂鸦把家里搞得又脏又乱,

还是别让他玩了

2~3岁的宝宝在父母陪同下一起涂鸦玩乐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也能提高宝宝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让小手的肌肉得到了锻炼;涂鸦还是小孩子表达情感的一种视觉符号。

父母可能看不懂孩子凌乱的线条,或刷墙式的色彩笔触到底要表达什么,但是可以通过观察欣赏画作和与孩子的耐心交谈,来了解孩子涂鸦的内容。及时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心理需求,并适时疏导不安的心理,对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培养良好的情商非常有益。

06

孩子小,所以让他学简笔画

许多家长及老师在儿童初学绘画时经常引导其学习简笔画,其目的正如一位家长所言:“简笔画简单,孩子容易掌握”。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儿童的认识是由简入繁的发展,因此绘画练习必须从简单到复杂过渡,以便循序渐进的提高孩子的造型能力。

然而从儿童心理学表明,儿童在幼儿期便对复杂化、曲度感兴趣,他们更喜欢看许多小矩形组成的图案而不是仅仅几个大方块。

07

填色画简单,

孩子总算不会乱涂乱抹了

当孩子将填好的画拿给家长看。“宝贝,涂得真漂亮,真整齐。”家长高兴,孩子也高兴,孩子觉得如果家长再给自己买,就表示家长爱自己,因此很高兴,也就很喜欢填色画。填色画不是孩子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只是给大人画好的图案上色而已。其实这样的做法有时候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反而不利于他的成长。

08

孩子还小不会画,

我给他来个示范画

何为示范?即家长与老师在美术教学中,常以大人示范,幼儿模仿学习为主要方法,即出示范画、示范讲解、幼儿临摹三段法。

这种课堂的特点是把技法和工具的使用练习设置为主要的学习目标,把画面效果定为追求的结果。这样的教学较少关注孩子本身,而更关注作品本身的视觉效果。

我们家长与老师又该如何判断呢?考量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儿童美术启蒙教育如果因为发展孩子的美术能力而牺牲孩子的身体与心灵是很可惜的。

任何一种启蒙教育都不应该跟孩子的自身生理与心理发展相违背和冲突。这是所有教育共同的认识。教育方法科学与否的唯一的标准是:它是否尊重了儿童自身发展的规律。

所以在教育孩子画画这件事情上,一定要谨防这些误区!学习美术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整体素质,所以孩子有兴趣就一定要想办法满足他。给他报最好的班,给他最好的材料让他感受,陪他一起作画,不要怕弄脏了衣服!

在艺术教育的道路上

我们一直在努力向前

我们不曾停止创新,只愿我们的成果

能为更多的老师和家长

创造更多的条件

为孩子们提供更轻松的学习环境

将更多的知识、快乐传播给孩子,

让孩子终生受益!

推荐阅读:

为什么学过画画的孩子,更有可能是学霸!为什么要学美术?终于找到答案了!

快努力吧,看这些国内外明星都在坚持画画!

孩子在家和在培训班画画,为什么差距那么大?

学美术就业前景深度分析!为了更好的生活,赶快学美术吧!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