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读完《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100字左右(儿童爱护植物阅读感想读完《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如果把《窗前的小豆豆》作为一面镜子,就会发现今天家庭和学校教育遇到所有困惑和痛苦的根源,也会发现成人自身的问题。

——徐国静

就像中华读书报评论,这是一本所有母亲、所有老师、所有识字的孩子和所有曾经是孩子的人都应该一读的书。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在大多数人眼里,调皮捣蛋不听话不懂事,刚上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小豆豆,在巴学园的一段如梦如幻的童年成长之旅。

对于小豆豆和巴学园的每一个孩子而言,有巴学园的存在,他们的童年都没有被浪费,因为有小林老师和其他老师为他们守护童年的梦幻和秘密。

对比转学前的学校和巴学园,投射到现代教育,我想每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有万千感慨。

转学前,小豆豆在学校喜欢倒腾桌子,打开关上反反复复打开自己的笔盒,会在上课期间跟路过的宣传人员打招呼,会问候窗外的小燕子……会有很多自发的行为,这是属于儿童社会的活动。

在老师的世界里,小豆豆上课无视秩序,还影响其他小朋友上课,随意走动和呼喊,简直是没有一点规矩。

但是在小豆豆的世界里,她觉得学校的课桌很棒,和宣传人员打招呼是礼貌……

儿童在自己的世界,有很多自发的行动,但是对于成人社会来说,这些行为都是属于不守纪律和规则的,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行动是完美的,潜意识里把自己当作儿童应该学习的完美榜样。

庆幸的是,小豆豆有一个很棒的家庭和后来遇到的巴学园。

小豆豆第一天去巴学园报道的时候,小林校长听她说了四个小时,还一直鼓励说“你是个好孩子”。为了不让孩子挑食,对家长要求“请把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给孩子们带来”,孩子每天在吃饭的时候讨论的都是自己的便当里有没有山里的和海里的东西,吃饭是一种乐趣。

巴学园是在电车里上课,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己的兴趣自由学习各个科目,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观察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最大程度做到因材施教;独具一格的运动会,针对身体有缺陷的学生设计的,尽最大努力去消除那些孩子的自卑感,也让周围的孩子尊重、互帮互助;别开生面的运动会奖品,丰富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最自然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成长。

真的很不夸张,看这本书,我几度泪目,因为小孩子的天真,也因为磨灭小孩子童年的现实教育。

现实中,我们不可能完全采取巴学园的教育方式,但是巴学园里教师和校长的教学态度,是值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借鉴的。

要平等地看待孩子。

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父母和子女是一种没有阶级的关系,不应该是一方居高临下,一方俯首称臣的关系。和孩子交流最好的气氛应该像好朋友的茶话会,父母主动蹲下,和孩子相对而坐、对视着交谈,而不应该像对簿公堂的审问。

但这种状态在很多家庭、甚至是学校都很难见到,很多人往往是站在自己成年人的角度,高高在上,不肯换位思考,只看到孩子的调皮,几乎从来不去考虑这份调皮背后的原因,也不肯站在孩子的视角看待事情,只会用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评断孩子的行为,可是孩子连成熟的道德观念都还没形成,又怎么事事都遂成人意呢?

举个小例子

之前遇到两个小女孩,年龄相差无几,都不到两岁,母亲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

一个母亲老是打断孩子说话,自己玩手机也不和孩子交流,有一天小孩子跟我打招呼,说话有点说不太利索,我想听她说完,但她母亲很快就很凶地打断她:“话都说不清楚,叽叽喳喳干啥?”结果就是,小孩子被吓得手足无措,我也只能尴尬地逃离现场。

另一个母亲很耐心,小孩子说话不清楚,她就等她说完,再将她没说清楚的内容重复一遍,做什么事情都和孩子商量。小女孩不到两岁,就能和我一起聊天了,有一天她和妈妈吵架了,母女俩互相瞪着,没一会儿,小姑娘就笑着说:“妈妈今天好漂亮哦!”

孩子是一块璞玉,父母的雕琢会留下痕迹。

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

有没有想过,孩子调皮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巴学园的小林校长能花四个小时听小豆豆说她的故事,并且不打瞌睡也不打断。

现实中,有多少人能耐下性子听孩子说呢?很多人都觉得孩子说的话没用,孩子懂什么,孩子什么都不懂。可事实上,孩子真的不懂吗?孩子懂得比想象中多,孩子能懂成年人说什么,但成年人未必能懂孩子究竟想表达什么。

孩子能感受谁对他尊重,谁真的把他当朋友,谁真的愿意倾听他说话,孩子的态度表达很直接,没有成年人的圆滑。所以,如果你不讨一个孩子喜欢,或者孩子不愿意跟你说心里话,你该反思自己,连个没有心机的孩子都沟通不了,还自诩“成年人”。

要不断鼓励孩子。

在巴学园里,小林校长一直鼓励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好孩子”的标准来行事,即使是跳进粪坑,老师和妈妈知道缘由后都没有骂她。学校运动会项目,会鼓励孩子们:“你能做到!”会特意设计适合有身体缺陷的孩子的运动项目……巴学园在保护孩子的天真上,真的用尽了全力。

打击式教育是一种方法,但是很多人把它当作万能的,觉得不能夸孩子,这样他们的尾巴就翘上了天,容易骄傲自满。可是,孩子做到了的事情,你为什么要吝啬赞美呢?成年人工作,要是一直得不到反馈,也会产生自我怀疑,何况是孩子呢?难道成年人在孩子身上也要道德双标吗?

孩子做错事儿,需要的是你告诉他哪里不对,哪里可以做的更好;孩子失败了,需要的是开导、指导;孩子遇到困难,需要的是鼓励和建议……而不是宣泄一般地骂一顿,然后丢下一句:“你自己想。”

孩子要是自己想明白了,还会做错事,还会需要你帮忙吗?孩子什么都能想明白,那父母甚至整个教育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要主动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当父母不用考试,但孩子在成长路上努力,父母也应该自觉为成为更好的父母而努力。

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以及整体性等,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孩子,因材施教。虽然孩子的认知发展、道德发展等阶段不能有一个极其明确的年龄划分,但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表现,父母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观察力,适时的调整教育方法。

希望大家对孩子的成长,不要用“现在的孩子真矫情,打不得骂不得”或者“那孩子现在青春期,惹不得”来以偏概全

其实每个成长阶段的孩子都是很有趣的,用心去了解,和孩子共同成长,你教他成熟,他教你天真。

比如,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2-7岁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会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他们会觉得小草被踩到会疼,书中的小豆豆一直深信对狗狗洛克撒谎,洛克就会不再理他,这就是这个阶段孩子的特征之一—泛灵论

前运算阶段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会觉得别人想的都和自己想的一样,会用自己觉得好的方式去对别人。他们的思维活动具有相对性,不能用抽象思维去思考问题,思维具有不可逆性,最典型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小孩数数做算术题要参照实物,数苹果、数手指,脱离这些东西孩子好像就不会做数学题了一样,他们掰着手指头做题,不代表他们笨。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想说的就这么多,最后再说一点自己的小情绪。

我一直很迷惑的一件事情就是,每个成年人都是从儿童成长起来的,每个儿童现在正在走的路,大多数人都已经走过了,按理来说儿童正在经历的事情能够获得绝大多数成年人的感同身受。可事实却是相反的,现实中大多数成年人对孩子是不耐烦的,总是觉得孩子就是什么都不懂,很多极端言论甚至体现了对儿童的要求几乎接近完美,自己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要求孩子能做到,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难道大多数成年人没有经历过儿童时期的幼稚?或者他们已经忘了?或者,他们单纯地想亲手打破美好的童年的秘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最后,看完这本书,再看现代的大多数家庭和学校教育,就想用卢梭在《爱弥儿》中的一句话结尾,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