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孩子经历失败和挫折怎么安慰(儿童需要妈妈的爱护总感觉很多事实证明孩子在儿童时期受的挫折越多,长大后的心理承受能力越弱,是不是这样?)

多受挫折,或者少受挫折,未必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关。关键是,家长和老师如何帮助孩子解读挫折。

这个回答下面的几个高赞答案,不无道理,但都以陈述个人思考为主。

一线心理科研狗默默搓手手,来谈谈「挫折教育」背后的发展心理学原理吧。

严格地讲,发展心理学没有「心理承受能力」这个概念,比较相近的可能是心理弹性(resilience),意志力(grit),内化和外化行为问题(internalizing & externalizing behaviors),等等。

在本答案中,我对「心理承受能力」的定义是,人对情绪的理解和调控能力(emotional understanding and regulation)。

上干货之前,先回忆自己的经历。

小学一二年级时,我的成绩在班里垫底。原因非常无厘头——我遗传了先天性近视,看不清黑板。

孩子近视到小学快结束才发现,一二线城市的家长大概难以想象。可是在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小城市,教育和医疗资源都十分有限。我的父母虽然对我无微不至,但没有定期带我检查视力的意识。

我妈读书时是个学霸,可惜家里重男轻女,只肯供成绩极差的舅舅读书,所以我妈高中都没读就参加工作了。她初中的班主任和校长轮番来做姥姥姥爷的工作,说我妈是考大学的苗子——无济于事。因为,她不是男孩。

她有个读书梦,所以对我的成绩期望值很高。

但我的成绩极差,她也从没给我压力,更不会朝我发火,只是淡定地说,「下次考得比上一次好就行了。」

所以,我从来不觉得,成绩不好就低人一等。

虽然父母体谅,但因为成绩不好,我被班主任另眼相看。

她姓王。

我叫她王女士,因为她不配做老师。

体罚是家常便饭,拧耳朵,拳打脚踢,书脊砸头。

全校课间操时,她把我拎到队伍最前面,极尽辱骂之能事,说「才一年级成绩就拖班级后腿,真不知道你脸皮有多厚,以后贱卖都没人要。」

这些事情,我从没对父母说过。大概因为原生家庭非常幸福,小小的我非常乖巧,非常单纯,非常羞涩,带着善意去理解整个世界。

我算是个早慧的孩子,五岁上小学,尚不能理解「贱卖都没人要」是多么恶毒的辱骂,反而认为老师有绝对的权威,她管教我,是「严格要求」「挫折教育」,为我好。

当然,所谓「挫折教育」,也是老师的话术。

我虽然不怪她,却实在太怕她了。早上一睁眼,想到又要面对她,就对爸妈撒谎说头疼不能上学,有时候吓得眼泪汪汪全身发抖,爸妈只能把我留在家里。

小学时,孩子们会订阅各种报纸杂志,班里统一发放。二年级下半学期,我订的杂志叫《少年小说》,交钱时王女士很轻蔑地说,「这杂志都是四五年级的同学订,你能看懂?字都认不全吧?」

我说话识字都很早,从小阅读量就非常大,所以还是坚持选了这杂志。

报纸杂志第一次到货时,王女士没带笔记本,于是让孩子们自行上前领取自己的订阅。

我拿起《少年小说》,她一把抢了过去,劈头盖脸地骂我,「这怎么可能是你的?你这水平能看懂才怪!小小年纪,成绩不好,倒学会撒谎偷东西了!」

然后,王女士一转身,把杂志递给了班里成绩第一名的同学,「是不是你的?」

那同学有点懵,但也没反驳,就这么接下了。

过了几周,我妈在饭桌上随口问我,「怎么没见你订的杂志?」

我轻描淡写地把那天的经历讲了一遍。

我妈听完之后,沉默了一会儿,很淡定地问我,「你不愿意上学,是因为老师对你不好吗?」

我本来不想说,但我妈很耐心地引导,一直温柔地追问。于是,我的委屈就忍不住了,把老师做过的事全抖落了出来。

其实讲的时候,我的心里有点忐忑,还抽抽搭搭掉了几滴眼泪。因为在我的小脑袋里,成绩不好是自己的错,老师管教是应该的,我怕被爸妈责怪。

万万没想到,等我讲完,我爸,一个宠娃狂魔,当过兵的糙汉子,气得全身发抖,当场把筷子摔了,要去找老师理论。

我妈把我爸拉住,很平静地问我,「你们班有一个成绩和你差不多的同学L,她有没有经历过这些?」

我想了想...老师对她可温柔了,还真没有。

我妈说,「知道了。我去和老师聊聊。」

第二天我妈就去了学校,找老师谈话。

晚上睡前,她很郑重地在我面前坐下,「咱们聊聊这件事。」

时间过去有点久了,她说了很多,很多话我都记不清了,但大意如下:

「之前有一次,我去给你开家长座谈会,你拿了个”成绩进步奖“。我当时很开心,但发现家长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我这才明白,进步奖都发给成绩很差的同学。」

「但这没什么,我闺女进步了就好。」

家长会之后,我看见你们班主任对着一个家长眉开眼笑地巴结,就留了个心眼。我发现这个家长的孩子L和你的成绩差不多,但老师对L的家长和对我的态度截然不同。」

「我当时就觉得,这老师有问题,可别欺负我闺女。」

「杂志这件事,看似是她记错了,但这不是小事。」

「你成绩不好,老师多费心,对家长有点怨气,也是人之常情。」

「但杂志这事,是明明白白的歧视。」

「我打听过了,老师之所以对L极尽照顾,是因为她父母三天两头给老师送礼。」

「闺女,从头到尾,你一点都没有错。老师体罚,辱骂,歧视,错都在她。」

「如果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咱们去找校长,找教育局长。咱们家虽然不算大富大贵,平平凡凡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

「你之前哭着不肯去上学,妈妈还逼你去,却没想到要问问为什么。」

「妈妈给你道歉。以后,在学校无论受了什么委屈,都要告诉妈妈。咱们拉勾。」

我们先来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一下,我妈是如何帮我解读过去的,再说事件后续。

有很多文献探讨家长和小朋友一起陈述过去(parent-child elaborative reminiscing)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简而言之,家长运用丰富的语言,持积极平等的态度,和孩子一起回忆过去,能促进:

小朋友的语言和阅读能力[1]认知能力发展(比如自传体记忆 autobiographical memory,即小朋友回忆自己经历的能力)[2]自我认知,以及人格、性格特质的形成(personality/identity development)[3]社会情绪发展(比如理解和调控情绪的能力,emotional understanding and regulation)[4]

文献太多,光综述就能有十来篇,以上我随便引用几篇。

为什么解读过去有这些好处?

首先,过去的事情是孩子亲身经历的,比空洞的大道理更易理解和接受。

如果我妈干巴巴地讲,「身为老师,歧视是不对的」...估计我也不会如此深刻地记到现在。

其次,小朋友对于情绪的理解和调控能力十分有限。他们其实还不懂什么是挫折,怎么正确地理解挫折,战胜挫折。

家长帮他们解读过去的经历,尤其是让孩子觉得委屈不快的”消极经历“,其实是给孩子上一堂关于自身、关于人际关系、关于社会文化的课程[5],授课内容包括——

你的情绪,是正当的(就像我妈说的,“你一点都没有错。”)你当时经历的这种情绪,叫做「生气」/「委屈」/「恐惧」,我们应该如何去处理(“你之前哭着不肯去上学,妈妈还逼你去,却没想到要问问为什么。妈妈跟你道歉。”)什么样的过去,是应该对家长坦白的(“以后在学校遇到委屈,都要告诉妈妈”)在我们的社会和文化里,这个事件,应该这样解读和处理(”老师体罚,辱骂,歧视,错都在她。“)

那么家长如何科学地帮助孩子解读过去呢?[6]

第一,多问开放式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少说多听。

第二,家长要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尽量详尽地帮助孩子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情,填充细节。

第三,帮助孩子回忆并消解消极情绪,一定要在这种情绪过去一段时间之后。因为消极事件刚刚发生的时候,孩子是很崩溃的,强行回忆只会让孩子抵触,情绪更差,也听不进去家长说的话。[7]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表达,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安全的,被爱被保护的,什么都可以说,不会被轻易责骂和拒绝。

不是说不能教育孩子,也不是说什么都要顺着孩子,而是要先充分理解,再妥善引导。

事件后续来了。

我妈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懂这些心理学大道理,但她做到了一个母亲能做到的最好。我很感激她。

和我妈聊过之后,王女士依然对我不冷不热,但没有再辱骂体罚过。

三年级开学,王女士调去了别的学校。新来的班主任很和善幽默,我配了眼镜,能看清黑板了,也不再怕老师了,成绩突飞猛进。

三年级第一次期中考试,我从年级后三名一跃拿了年级第一。

据说,王女士对我的成绩嗤之以鼻,「抄的吧?」

我妈听说之后,淡淡一笑,「她爱说什么说什么。」

四年级时,班上转来一个女同学S,一来二去,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她的家庭环境复杂,父母离异,随外祖父母生活。S的母亲是声名远扬的「交际花」,许多家长都对她家避之不及。

我妈有次接我放学,听到旁的家长嚼舌根,劝我妈管教管教我,别跟S玩,别被带坏了。

回家之后,我妈把听到的八卦如实相告。五年级的我,其实还不太懂什么是「男女关系混乱」,但是一下想起了一二年级时被欺负、被侮辱的经历。

我问我妈:「她妈妈不太好,可S错了吗?」

我妈:「没有。」

我:「那我就不应该歧视她。」

我妈笑笑:「你说得有道理,我尊重你的决定。」

后来,从三年级到高中,我的成绩一直在年级前三。

高考进了清华。

如果这是一篇爽文,我应该找到王女士,把清华的录取通知书甩在她脸上,邪魅一笑,冷冷地丢下一句,「你瞎」,扬长而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可惜,生活不是爽文。

王女士离职,是调去附近一所小学做副校长

现在她已经是某小学校长了。

我长大的小城市,考上清北的不多,基本家喻户晓。听说,王女士还曾恬不知耻地跟人显摆,我是她教过的学生。

也许,她觉得自己当年对我的虐待,是「挫折教育」。

她大概不知道,她险些摧毁了一个小姑娘对于学校、学习和老师的全部热情和期待。

如果一定要形容她,我只能说,师德有亏。

还好,我有一个温柔,清醒,又有力量的母亲。

可并不是每一个被老师侮辱、针对过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母亲。

评论区可能有杠精说,「怎么不举报,是不是胆小怕事」,「你肯定略过了一些细节,老师也有自己的苦衷」。

事情发生很久了,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小城市,监管和法规不健全,「举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可能适得其反。我不知道王女士有没有苦衷,但无论她有什么样的苦衷,都不该对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拳打脚踢,极尽羞辱之能事。

「如何处理老师歧视的问题」,「家校关系」,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议题,但我在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足,不敢贸然置评。

我想聊的,是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挫折教育」。

有些家长和老师认为,挫折教育=打击孩子。

在打击和谩骂里成长起来的孩子,能不能成为健康快乐的成年人?

当然可能。

人和人的个体差异巨大,原生家庭的幸福与不幸,是塑造我们人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只是「之一」而已。

对孩子恶语相向,还美其名曰「挫折教育」的家长或老师,就像把孩子踢进水里,却不教ta如何游泳。

孩子能活下来,扛过去,却会挣扎得很辛苦。

明明家长/老师可以教ta游泳,帮ta做好准备再去迎接外面的风浪,却非要一言不发把孩子踢进水里。

孩子苦苦挣扎,实在扛不住了,要爬上岸,抱着家长/老师的腿歇一会儿,还要被一脚踢下去,说「你诉苦,就是娇气/软弱/不知好歹。」

甚至,有些家长/老师还要站在岸上指指点点,「你们受的这点罪算什么?我小时候被踢下水的时候,浪大多了,不是也活过来了吗?」

可是,教孩子理解情绪,战胜挫折,明明有更科学的、更温柔的方式。

把孩子踢下水,不是挫折教育。

把孩子踢下水,是只挫折,不教育。

参考

^https://doi.org/10.1177/0142723711410793^https://doi.org/10.1080/15248372.2019.1668395^https://doi.org/10.1080/15248372.2019.1668395^https://doi.org/10.1080/15248372.2021.1908293^https://doi.org/10.1111/j.1467-8624.1997.tb01958.x^https://doi.org/10.1177/0963721416655100^https://doi.org/10.1017/S0954579415000917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