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经典句子(儿童需要妈妈的爱护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这一幕每年都在上演着。在身强力壮的时候外出拼搏,为的是什么?让生活变得更好,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只是那么幼小的孩子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离开,望着离去的大巴,嚎啕大哭。每天没有了在爸爸身上的“骑大马”,没有了妈妈温暖的怀抱,也没有了他们的疼爱。他要的很简单,就是爸妈能够在身边,其它的什么都不要。可是这唯一的要求却不能满足,只能通过大哭发泄自己的痛苦。

在很多这样的地方,放眼望去,看到的都是老人和小孩,青壮年无处可寻。小学三年级以前我一直都在农村生活,那时只有妈妈和我们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爸爸在很远的地方工作,每年回来的时间很少,即使回来一次,待在家里的时间也特别短。所以,在记忆里,觉得小的时候,爸爸几乎没有跟我们一起生活过。到今天为止,我们和他的感情并不深厚,没有那种特别亲近的感觉。有时候,和他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还会因为一些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而争论搞得气氛不好。有时候,想一想,如果那个时候他跟我们在一起生活,也许我的性格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吧,敏感,内向,缺乏安全感。。。成年后,在努力改变自己性格上的这些所谓的“缺陷”。

事情没有两全,有得就有失。在大城市里,可以多挣一些钱,失去的就是没法陪伴孩子。在家呢,能够每天和孩子在一起,但是赚钱的机会很少,而且挣的钱也不多。在以经济条件来衡量一个人或家庭的标准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离开家乡,奔向大城市。很多时候,父母做出这种选择,很大程度上并不会想到这样做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他们往往觉得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就是自己的奋斗目标,其它的不需要去多想。

3岁之前,孩子在父母不在自己身边时立即感到焦虑和被遗弃的恐惧,这往往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难以形成正常的情感养成以及接受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等一系列的问题。加州大学克里斯托弗·内夫博士的研究结果显示: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变化不大;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经完成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3岁之前是儿童的感觉、记忆和思维的形成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期。可以看出,3~7岁这一重要的性格培养和智力开发的学习期,将决定一个人成年后的性格和行为方式,7岁之后,基本上就难以重新塑造了。

不知道最终父母们在大城市挣到钱后,发现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会怎么想?也许觉得这都在能够忍受的范围内,算不上什么大问题。毕竟,“差不多”这种思想在大多数的中国人脑子里是根深蒂固的,难以改变的。可是,孩子的性格和健全的心智在他的一生中表现出来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物质生活的丰富。当然,造成这一结果有现实的原因,比如地区经济的落后,迫使有些父母需要外出挣钱来改善生活。可是,为什么要将孩子扔在老家给老人抚养呢?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