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古诗文中的数学(古文中爱护儿童的古诗文中的儿童影像)

读统编语文 品传统文化

最近比较火的抖音里,有一类点击量很高的视频,我们姑且称之为“晒儿”视频。视频中的儿童明眸皓齿、天真烂漫,那善睐的双眸、无邪的眼神、笨拙的姿态,配上稚嫩的童声,简直要融化每一个观众的心。

这是影像的魅力,诉诸感性,直击人的心房。与之相比,文字对人的感染和冲击要慢一些,毕竟由文字到读者心灵要经历信息的转化,但也正因如此,文字在头脑中经过想象的酝酿,带给读者更为醇厚和隽永的意味,正如老酒,入喉绵柔,毫不刺激,却余韵悠长。

阅读统编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品味其中的儿童影像,正带给我们这样的感受。

描写童真童趣,成就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中国古代并没有儿童文学的概念,视文章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古代文人不屑于为儿童专门进行创作,只在闲暇之余记录了一些儿童生活的片段,发而成诗成文。这些诗文长期以来被淹没在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中。

自近代西方教育思想传入后,语文单独设科,教科书的选文开始重视贴近学生生活,这些反映儿童生活的诗文才逐渐被发掘出来,成为语文教科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有许多诗文,如《咏鹅》《所见》《小儿垂钓》《稚子弄冰》《陈太丘与友期行》《咏雪》等,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这些诗文,以白描为主,简笔勾勒,描绘了古代儿童优游玩乐、参与劳作、品诗弄文等生活场景,或自由自在,或天真无邪,或憨态可掬,或方正文雅,透出浓浓的童真童趣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一年四季都有他们玩乐的身影。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他们的玩物。“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其一),这是儿童春日散学后追逐蝴蝶;

图片来源: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七),这是儿童夏日帮着父母种植作物;

图片来源: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这是儿童秋日捕捉喧嚣的鸣蝉;

而冬日水结成冰,晶莹剔透,更是孩童最好的玩具。杨万里《稚子弄冰》就写了一个孩童玩冰的情景。

图片来源: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课

这个小孩的玩法可谓独出心裁:从盆里抠出一个圆形的冰块,穿个小洞,再用彩色的丝线系起来,做成一面银铮(类似锣一样的乐器)。孩子把冰铮提在手中,边走边敲,声音如玉磬一般清脆悦耳。可惜这面铮质脆易碎,一不小心劲儿用大了,碎裂开来,如玉一般散落在地上。

诗人采用叙述和白描的方式,只写孩子的动作行为,没有写孩子的表情、心理,但孩子做铮时的专心、敲铮时的得意、冰碎时的失望,都可以想见。

甚至模仿大人做事,也成为儿童游戏的一部分。胡令能《小儿垂钓》写一个蓬头小儿在疯玩了半天后,居然学着大人有模有样地钓起鱼来。

只见他“侧坐莓苔”,安安静静、专心致志地盯着水面。这时一个路人向他打听道路,小儿不敢回应,只是远远地向路人直摆手,示意他小声说话,原来是怕惊吓到他的鱼儿。孩子一本正经学着大人做事的样子,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受到惊扰后脸上焦急的神色、煞有介事的动作,更令人心生怜爱。想来,这个小儿垂钓的场景如果拍摄下来,也会博得众多的点击量。

图片来源: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课

纸鸢历史悠久,是古今孩童共同的玩具。上了一天学浑身疲倦了,好不容易“散学归来”(高鼎《村居》),与同学一道,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伴着如烟的“拂堤杨柳”,乘着和暖的东风放飞纸鸢,该是多么惬意啊。可惜,这样的自由时光于当今的孩子是奢侈的,他们“散学归来”,早就被驱赶着回家写作业,或者去上辅导班。学业的压力,使他们对古人只有羡慕的份儿了。

你看,“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图片来源: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

大儿耕作,小儿编织,就连那最顽皮的小儿子,此时竟也安静地躺在溪边,剥着刚摘下的莲蓬。其笨拙的姿态、认真的神情、天真的笑脸,如在目前。农家儿女的辛劳,换来的是白发父母“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温暖与闲适。父慈子孝,大壮小顽,组成了一幅农家天伦图景,透露出岁月的静好,也诠释着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

“牧童”形象寄托着对自由不拘生活的向往

在众多涉及儿童生活的古诗中,“牧童”的形象反复出现,其中寄托着诗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如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的出现,减弱了清明日悲戚的色彩,带给行人如许的慰藉。

图片来源: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

雷震《村晚》:“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一童一牛,相依相伴,横卧牛背,悠游自在,短笛横吹,随心所欲,可谓自由不拘。

图片来源: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课

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日升而出,日落而归,缓缓而行,漫步草陂,累了草中酣眠,闲了长啸高歌,可谓野趣十足。悠然自在、顺遂天性,也许正是牧童身上的这些特质,吸引着落入尘网中的诗人们,令他们羡慕不已。

唐代诗人栖蟾的《牧童》正道出了诗人们的心声:“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古诗文中的儿童影像,体现了文质兼备的儿童教育思想

如果说古诗中的儿童影像,表现更多的是儿童的天真童趣,统编教材所选古文中的儿童,则更多表现他们的睿智聪敏,以及美好的教养和优良的家风。如《杨氏之子》《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三篇短文,均选自《世说新语》,分别从言辞、文学和品行的角度展现了封建大家庭中少年儿童的风采。

《杨氏之子》中,孔姓友人指着杨梅对杨姓孩子开玩笑说:“此是君家果。”意谓,你姓杨,这叫杨梅,你们是一家啊。九岁的杨氏之子应声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意思是说,我没听说孔雀是孔夫子家的禽鸟。这个回应,可谓思维敏捷,机智幽默。

图片来源: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1课

《咏雪》中,谢安家的两个孩子回答“白雪纷纷何所似”这个问题,谢朗说是“空中撒盐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二者意境虽有高下,但谢朗率真质朴、谢道韫细腻聪敏。而谢家作为世家大族,“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也体现出封建士大夫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和高尚的文化生活。

图片来源:统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面对友人“日中不至”和“对子骂父”的行为,七岁的元方以“无信”与“无礼”予以驳斥,可谓品行方正、知书达理。这三则故事,均体现了中华文化对于有教养生活的追求

图片来源:统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果说葆有童心、天真烂漫是其“质”,而富有教养、拥有文采是其“文”,在儿童的教育中,“质”与“文”不可偏废。有文无质,则少年老成、人情练达,不免缺少情趣;有质无文,则粗犷直露、任性冲动,不免粗鄙俗气。唯有“允执其中”,文质兼备,才是儿童应有的生活。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

发布时间:2020-02-05

作者:朱于国  

本期编辑:张倍铭 

责任编辑:姚晓诺 耿梅仙

小编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