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的类型(儿童成长档案爱护环境图片照片里的儿童福利和儿童救济记忆(一))
少年儿童朝气蓬勃,是党和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战略高度关心重视少年儿童。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总是悉心关怀爱护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今天,一起通过老照片,回顾那些关于儿童福利和儿童救济的故事。
“三千孤儿入内蒙”
“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6月1日前夕,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基地迎来了众多参观群众。他们带着孩子,随着讲解员的脚步,认真观看“人民楷模”都贵玛的荣誉奖章、勋章、手写的入党誓词、用过的药箱等珍贵物件、老照片。“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感人故事也在讲解员的舒缓语调中徐徐展开。当年的都贵玛与孩子们时光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那会儿,我国遭遇罕见的自然灾害,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孤儿院涌入大量嗷嗷待哺的幼儿。党和政府决定,把这些孩子送到草原,由牧民抚养。周恩来总理一再叮嘱:“要把工作组织好,把孩子安排好!”内蒙古自治区时任主席乌兰夫向党中央郑重承诺: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份泛黄的档案记录,纸上真实地记录着1960年上海孤儿入内蒙古的历史:6月,呼和浩特组成17人赴上海接运组,接运100名孤儿;7月,伊克昭,19人接运小组出发,接运100名孤儿;8月,哲里木,17人接运小组赴上海,接运60名孤儿……上海孤儿来到内蒙古图片来源:纪录片《母亲在草原》在“1960年移入儿童设备购置费明细表”中,有小木床、小毯子、小桌子、便盆、澡盆、枕头……以及4500块尿布。 从1960年到1963年,3000多名孤儿坐上一列列火车,跨越山河,一路向北,到了遥远的内蒙古大草原。他们中最大的七岁,最小的只有几个月。 得到消息后,草原上的农牧民们争先恐后地来了,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勒勒车”,到育儿院申请领养孤儿。这些被称作“国家的孩子”的孤儿,相继被11个盟市、37个旗县的千余个家庭收养,从此他们有了新的家、新的“额吉”(蒙语:妈妈)。这是内蒙古巴音策勒牧业社的保育员和幼儿们玩耍(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资料显示,1960年,乌兰察布盟(现乌兰察布市)接收了92名孤儿。他们当中的28名来到四子王旗。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的牧民都贵玛当时年仅19岁,由于念过书、做事认真,被选到四子王旗保育院当保育员。 据四子王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的旗保育院设在乌兰花镇,孩子们在旗保育院休整了4个月后,都贵玛便独自一人带着这28个孩子回到了脑木更苏木保育院的蒙古包中。谈及自己第一次见到孩子们的情景,都贵玛老人回忆道,因为自己没当过母亲,所以年龄最小的孩子叫出第一声“额吉”的时候,她的脸“腾”的一下红了。
在蒙古包里,都贵玛把孩子们的床摆成圆形,自己睡在中间,这样晚上不论哪个孩子哭醒,她都能以最快的速度照料他们。就这样,一年多里她没睡过一个完整觉。牧民与“国家的孩子”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照料,原本瘦弱的孩子们逐渐适应了草原的环境,茁壮成长。当地牧民家庭也开始陆续收养这些孤儿。日子一天天过去,这些“国家的孩子”在草原上扎下了根。长大后,他们有的成了牧民,有的成了医生、教师,还有的成了高级工程师、公务员……如今,他们也都年过六十。 大爱无疆,一直以来,以都贵玛老人和28个孩子的故事为代表的“三千孤儿入内蒙”佳话在歌声中传扬、在荧幕上重现、被写进书中。2019年,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以及中宣部表彰的“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这是“草原母亲”张凤仙夫妇和她收养的6个孩子及家人的全家福新华社发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专门讲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历史佳话。 历史不会忘记,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生活并不宽裕的内蒙古牧民们,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3000多名嗷嗷待哺的汉族孤儿,这是历史的丰碑,更是一场爱的传递。(图文来源:新华社、新华网、 人民网、 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基地、中国民政。)编辑:常琳
审核:耿小雷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