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名是什么(尊重爱护儿童的名人有谁教育名家|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苏霍姆林斯基)

作者|阳丹

编辑|小木

“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这是一个一如往常的静悄悄的黎明,天光微启,点点星辰仍缀于夜空,与之遥相呼应的是帕夫雷市中学校长办公室里间的一盏明灯。映在白墙上的剪影,是苏霍姆林斯基先生伏在案前的身形——他正专心致志地书写着今天的教学日记。已经被使用一大半的稿纸纸张微微泛黄,散发着墨香。

和那个时代各行各业的苏联劳动人民一样,苏霍姆林斯基也胸怀着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在他看来,只有通过教育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有个性的公民,他们才能成为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斗争的思想坚定的战士。

他认为,实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除了通过课内课外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也是极为重要的两条途径。在这位“教育界的百科全书”留下的40多部著作、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小说和童话故事中,处处蕴藏着他对于如何达到这般教育目标的观察和思考——我们要发扬和守护孩子身上哪些宝贵的品质呢?

诚实正直的道德信念

明媚的午后,六年级的少先队员们正在举行集会,他们围着一位佝偻的老者,正津津有味地倾听他讲述战争时期自己守护一颗苹果树的故事。苏霍姆林斯基静静站在一旁,观察着每个孩子的神情变化,这时他发现一群充满向往和钦佩的面庞之中,有一张抿着嘴唇、若有所思的小脸,他的眼神有些焦灼。

这个孩子叫格里沙,集会结束后,大家都上前围着老人问这问那,而格里沙几次也想上前去询问什么,又都退却了。对敏感而坦率的格里沙十分了解的苏霍姆林斯基马上意识到,这个孩子一定是被故事中某一细微的部分勾起了某些隐痛的回忆,他在犹豫着是否要与人分享。

“格里沙,我能知道,是什么让你格外激动不安吗?”苏霍姆林斯基踌躇再三,走到格里沙跟前,俯身用只俩人可闻的音量问道。

格里沙的双唇抿得更紧了,但他确实对这个问题等待已久,他迫不及待地想倾诉心中的疑问和反思,想要寻求对思想正确性的证明。面对慈爱的校长先生,格里沙对近来心中的疑惑与思想斗争一一道来。

在书中和少先队的会议上他们总是听到一些美丽的、道德高尚之人的故事,这让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正义的向往。而就在最近,格里沙却发现自己身边存在着与之相反的现象——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那居然是自己最亲爱的父亲。

格里沙的父亲在集体农庄的果园干活,可是他却利用职责在晚上把果园的树苗偷偷带回家里;除此之外,他还偷拿了农庄的葵花籽、私自倒卖送给收购站的蚕茧……在格里沙将这些事与母亲探讨时,母亲竟也让他不要做声。这样的现实,无疑撼动着格里沙心中对于正义道德的信念。

在运送蚕茧的路上,格里沙发现了父亲私下写给收购员的纸条,他内心感到无比的痛苦。在激烈挣扎后,他跑到区中心进行汇报。在共青团区委书记的陪同下,他回到家中,原本害怕被大发雷霆的父亲赶出家门的他,在看到失魂落魄的父亲时,只想紧紧拥抱他,安慰他振作起来,请他重新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当管理委员会的主席对格里沙的父亲说,要让法庭来审理此事时,他黯然地说:“现在我已不害怕任何法庭了。最严厉的法官已经审判了我并原谅了我。”

法官诧异地问:是谁。

“我的儿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生思索着身边发生的一切时,教育者应该去帮助他们,向他们之处生活中的美。当学生越深刻地相信每个人都能成为优秀的人,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态度就越积极,在心灵深处对不道德的行为深恶痛绝,不成为一个“利己主义者”。他们希望所有的人都是诚实的、正直的,他们要成为人的斗士,追求道德的理想——到后来,这就发展为了高度自觉的自我教育。

温暖善良的美好心灵

9岁的小姑娘奥利娅最亲近的家人是她的姥姥,每当80岁的姥姥用慈祥的语调唤她“孙女,孙女”的时候,她都感到无比幸福。每一年姥姥都会送给奥利娅一份简朴而特别的生日礼物,这是奥利娅最期待的事情,她也想回赠给姥姥一点到什么,可姥姥告诉她,包括姥姥自己在内,没有人记得那个日子。

可奥利娅执意要“送给”姥姥一个生日,希望姥姥忘记过去的苦难,享受每年一次最快乐的时刻,她决定把这个日子订在自己生日的前一天。可当她兴高采烈地跟姥姥商量这件事时,姥姥却笑着说:“为什么要这么费事?也许我活不到你的下个生日……”

奥利娅害怕听到这样的话,她知道姥姥总有一天将会离去,但是总在自我催眠,好像若不去提及,那一天就会晚一点到来,再晚一点到来。

可是经历过世事冷暖的姥姥,早已将自己和儿女们的处境看得十分通透。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女儿的负担,在这个家里,只有孙女一人希望她长命百岁。她收拾好行李准备搬去大女儿家——她感到了死亡的迫近,她不想让深爱着她的奥利娅,亲眼目睹那一刻的来临。

精明的大人无暇过多伤感,送老太太出门时,就已经开始着手经济方面的盘算,比如有关母亲安葬的各项事宜、葬礼时要通知哪些亲属到场……到了大女儿那里,老太太虽然嘴上说着要住进小储藏室,不在生命最后的时日打扰儿女的生活,但心里还是藏着一点被心疼、被爱护的希望——女儿会不会不同意,执意要让我更好地度过最后几天呢?可是这终究只是希望罢了。姥姥在那一刻感到自己其实已经离开了人世,也不再抱有任何幻想,无所谓何时离开这个冷漠的世界了。

但这时,奥利娅来了。奥利娅坚定不移地相信,姥姥只是和以前一样得了病,而这病也一定会像以前的无数次那样,是能够好起来的。她推迟了上学的时间,告诉老师是因为姥姥病了,而老师诧异的眼神却让她感到难受。难道照顾生病的老人,这样根植于内心的最原始的温情,不是件理所当然的事吗?奥利娅的内心有些愤慨,就像她对父母、姨妈的不满一样:因为纯洁的、高尚的情感,必定会和冷酷精打细算格格不入。

不久后,奥利娅陪姥姥去森林散步时,老人终于安详地倒在了草地上,再没有睁开眼。姥姥死后,奥利娅再也没有感受到过亲情的温度,但她身上总是有着超群的敏感、同情和热忱。苏霍姆林斯基感动于奥利亚身上这种品质,并认为,这样的品质来源于在她的家庭环境中,有一个亲她爱她的姥姥,在她的心中植入了任性的火花。

“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教育者不应只教导孩子要与人为善,而要更加关心孩子的心灵对周围世界的反应。

“在共产主义社会,用来衡量人的精神是否高尚的尺度是:他为别人做了什么。在这种奉献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温暖、心灵的善良。”

反思失误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也曾有过失误。那时,他刚参加工作。一个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于过分顽皮,在一次玩耍中无意把教室里的一盆玫瑰花给碰断了。苏霍姆林斯基大声斥责了这个学生,并竭力使这个闯祸的孩子触及灵魂,吸取教训。

事后班上孩子们又拿来了三盆这样的花,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们用心轮流看护,惟独斯捷帕没有获准参加这项集体活动。不久这个学生变得话少了,也不那么淘气了。年轻的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想,这倒也好,说明自己的申斥对这个学生起了作用。

几周之后的一天,放学后,苏霍姆林斯基因事未了,还留在教室里,斯捷帕也在这里,他准备把作业做完回家。当发现教室里只有老师和他两人时,斯捷帕便觉得很窘迫,急忙准备回家。苏霍姆林斯基无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这时斯捷帕表情迅速变化,先苦笑了一下,接着眼泪直滚了下来,随后就跑着回家了……

这件事对苏霍姆林斯基触动很大。此时,他才明白了。他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觉地对孩子的一种疏远,使孩子感到了委屈。因为孩子弄断花枝是无意的,而且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愿意做些好事来补偿自己的过失,而自己却粗暴地拒绝了他这种意愿。对这种真诚的、儿童般的懊悔,报之以发泄怒气的教育影响,这无疑是对孩子的当头一棒。

此后,苏霍姆林斯基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责罚。通常,他对由于无知而做出不良行为后果的儿童,采取宽恕态度。他认为,宽恕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对3700多个学生进行了细致观察,并且记录下了不计其数的这样的小故事,他与学生朝夕相处,在校园中是关心学生成长的一校之长,在教室中是给他们上课的老师,在假日里是组织孩子们去郊游的领队,在远足时是相互照顾的伙伴……他拒绝了担任教育局长的邀请,只是因为身在学校,能和孩子们更亲近一些。

苏霍姆林斯基斯基一直致力于发掘每个孩子的“机灵点”,希望由这一点作为根源,充分发挥孩子的天赋素质,培养儿童的个性,让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在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爱孩子”。

他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在一起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

在卫国战争中身负重伤的他,只要跟孩子们待在一起,仿佛就忘记了所有病痛。可是残留在胸部的一枚弹片,却在他不到52岁时,残忍地夺走了他的生命。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他笔下孩子们依然鲜活地在他的笔下纸上绽放着生命的光彩,提醒着一代又一代教育事业的接班人:如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么孩子的一切便会是自己的一切,便会竭尽一切为孩子谋划与工作——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无与伦比的幸福。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