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智力障碍沟通辅具(儿童故事大全爱护公物智力障碍儿童沟通社交能力的发展)

01

语言沟通能力发展的特点

智障儿童多数伴有沟通障碍,特别是由于语言发展迟缓,智障儿童学习语言困难重重,要想将语言学习好,需要较好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智力障碍会使智障儿童缺乏对语言的准确理解、对词汇的记忆能力和适当的表达能力。

智障儿童的沟通障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些智障儿童的语言获得顺序与普通儿童一样,只是获得速度比较慢,表现出明显的迟缓现象;

第二,有些智障儿童不懂得语法规则,说出的话缺少逻辑性,甚至有错误的句子;

第三,有些智障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与普通儿童不同,普通儿童需要从单个的音到字、词、句,智障儿童会略过某些阶段,直接学习后面的语言;

第四,智障儿童的记忆能力比较差,词汇量较小,语言会不连贯和不丰富。

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与心理年龄、智商存在明显的关系。这些研究都表明,智障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智商直接相关。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发展缓,在语言的接收、理解、记忆、表达等

多方面都表现出发展迟缓的特点。

02

注意力缺陷

(1)注意广度性狭窄。

注意的广度,即单位时间内注意到对象的数量,单位时间内注意的对象数量越多,注意越广泛,单位时间内注意的对象数量越少,注意越狭窄。

研究发现,注意广度与智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即儿童智力水平越高,注意越广泛,儿童的智力水平越低,注意越狭窄。智障儿童注意力广度狭窄,不能同时注意较多的东西或学习材料。

(2)注意稳定性短暂。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件事物或活动上的时间,智障儿童注意稳定性与普通儿童有显著的差异,超过61%的智障儿童有注意障碍,智障儿童很难将注意力持久维持在某一特定的事物或活动上。

(3)注意选择性不足。

注意选择性,是指迅速注意到需要注意的对象或刺激上。智障儿童选择性注意能力较差,他们对不需要注意的刺激加以注意,反而对有意义的刺激不能专注,智力水平严重干扰智障儿童对词汇的选择。

03

记忆力缺陷

(1)短时记忆不佳。

短时记忆,是指对事物或刺激保持一分钟以上的记忆。智障儿童对刺激的保持时间较短,强度较弱,导致智障儿童对学习的语言容易遗忘,在沟通与交往中常常出现和对方的信息不对等,跟不上别人的思路等现象

(2)记忆组织能力较弱。

智障儿童的辨认能力差,不善于组织语言学习材料,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统整、推理和类化的能力较弱。研究发现智障儿童信息储存的数量不及普通儿童,智障儿童对词的组织松散,并伴有错误信息,而且智障儿童储存词的语义边界较为模糊。

05

社交能力发展的内容

智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内容包括交往能力准备、言语理解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简单交往技巧等内容。

1.交往能力准备包括注意力和于眼前社会技巧:

注意力:智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中注意力的发展内容包括能够用眼睛注视物体;用眼睛追视运动的物体;对熟悉的声音有特别的注意,能够很快安静下来;能够看说话人的脸;能与说话者保持目光接触;根据提示,转移注意力;与成人一起专注于同一活动;能够维持至少5分钟听故事的兴趣。语言前社交技巧:语言前社交技巧包括培养儿童目光注视和追视能力、个别注意和共同注意能力、轮流的意识、使用表情和动作语言、模仿能力以及玩耍的技能。

2.言语理解能力

智障儿童言语理解能力的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按要求做出动作;对自己的名字是否赞许、不赞许及对简单的命令有反应;按要求指出或拿出物体;按要求指出身体部位;按指令指出或认出关系密切的人;按要求指出实物图、动作图片;能理解简单的句子;能理解和执行简单的命令。

3.言语表达能力

智障儿童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模仿发音;会说单字;会称呼最亲近的人;会说双词句;会说自己的名字、性别年龄;会说简单词组;能说出常见物体的功能;会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如“谢谢”“再见”;会回答“是”和“否”的简单问题;会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要求;会传达别人的简单要求,如对父亲说“妈妈要个茶杯”。

4.简单交往技巧

简单交往技巧的内容,具体包括:适应公共场所,如学会上车、排队买东西、爱护公物、不乱扔废物等;轮流,如问好和他人讲话时,双方轮流说话,交替进行;合作,如和同伴一起搭城堡,一切分工完成;分享,如得到教师奖励的糖果,感到非常快乐,可以把这份快乐分给同伴;懂得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不高兴的时候,懂个克制,不去伤害别人。

06

训练的方法一

示范法

示范是指使用具体活动为范例,使儿童了解行为或技能的方法与要领,为智障儿童提供适当的模仿对象。示范法在智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1)家庭中的示范法。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认为比较重要的社会交往技能都可以作为发展的项目进行示范,多次重复、反复强调,纠正错误会增加智障儿童的模仿效果,使智障儿童更容易掌握技能。在使用示范法时,可以准备一些小玩具或者图片,这会有助于儿童模仿。

  (2)机构或学校中的示范法。

第一,示范要有计划性。示范不能随心所欲,每次示范都要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示范什么以及如何示范,教师在教一个新的社会交往技能之前,先做好示范的计划,包括示范的目的、内容、步骤、教具以及注意事项等,有计划性的示范在教育训练中会达到最佳效果。第二,示范时要引导儿童观察。模仿能力的前提是认真观察的能力,智障儿童的观察能力差,往往只注意到细节或者次要的部分,而忽略技能的主要部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儿童运用多感官感知事物,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教师也要善于制作精美的教具,尽可能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第三,示范要分步进行。智障儿童受自身障碍的影响,认知能力较差,学习新的技能时,速度较慢,反应迟钝。因此,教师教新的社会交往技能时要分成小步教学。第四,示范时要与讲解结合。智障儿童的观察能力较差,单纯的示范很难让智障儿童抓住要点,因此,教师示范时要配合讲解,通过语言强调新技能的重点,启发儿童边观察边思考,促进儿童积极的思维活动,会达到较好的示范效果。

06

训练的方法二

强化法

强化法是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进某些适应性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活动的结果会影响其行为在今后发生的概率,如果行为的结果是积极的,个体获得奖励,那么就会形成条件反射,这种行为在今后还会发生;如果行为的结果是消极的,个体受到惩罚,那么

只会产生消退作用,个人以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行为。因此,若智障儿童在社会交往中表现较好时,要及时表扬和奖励,从而使其更快、更扎实地掌握新技能。

06

训练的方法三

游戏法

特殊儿童也有游戏的需要,从内在的需要看,他们也是喜欢玩的,有游戏的本能需要;从外在的需要看,特殊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进程较慢、困难较多,需要用游戏法帮助他们愉快地学习。因此,智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中,游戏法是很重要的方法。如特殊儿童在与同伴的角色扮演游戏中,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体会社会交往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与同伴互动。

(1)设计游戏活动。

教师或者家长应根据智障儿童社会交往的教育训练目标设计游戏活动,包括游戏的准备(时间、场地和游戏材料)、游戏的内容、游戏的规则等,灵活安排智障儿童的游戏活动,游戏形式尽可能激发智障儿童的兴趣,吸引他们参与。

(2)指导游戏活动。

在智障儿童游戏中,指导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如智障儿童在游戏中遇到困难玩不下去的时候,或在智障儿童对游戏缺乏耐心的时候以及智障儿童与同伴出现矛盾等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发现并迅速介入,有针对性地指导,给予积极的鼓励,增强儿童的自信心,使儿童愉快地掌握新的技能。

(3)评价游戏活动。

游戏之后,教师要及时评价游戏,肯定智障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主动参与或发起游戏、与同伴良好沟通、没有损坏玩具、游戏中有耐心等。同时,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指导进行自我评价,反思游戏设计、游戏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改进方案。

07

训练的方法四

迁移法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学习与迁移不可分。

家长或教师要善于使用迁移法教智障儿童新的沟通与交往技能。如要教智障儿童看到年纪大的男人称呼为“爷爷”,先引导儿童掌握“爷爷”的主要特征和规律,年纪大的男人主要特征是男人、头发花白、脸上皱纹较多等,一旦儿童掌握了重要的特征,见到符合这些特征的人就会称呼为“爷爷”。

往期点击阅读

【免费领】34G感统自学器材操作视频+感统训练视频操作指导+新感觉统合指导+感统训练理论

奥尔夫音乐培训课程已更新!可考奥尔夫音乐指导师!

36个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技巧 从学发音到开口说话

【免费领】儿童早期丹佛干预资料

ABA培训课程已更新!可考ABA应用行为分析师证书,机构必备!

言语构音培训课程已上线!可考言语康复训练师证书,机构必备!

语言训练课程已上线!可考语言训练师证书,机构必备!

感统课程已上线,可考感统训练师证书,机构必备!

【免费送】特教必备学习资料大全(含教案+评估+量表+视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