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关于环保的书籍阅读记录内容(爱护环境的儿童书籍推荐有那些关于环保的书可以看?)

推荐《假如海洋空荡荡》。

长久以来,我在海洋生态的世界里流连忘返,也一直在知乎上向大家分享关于这片广袤蔚蓝里的新奇故事。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却时常沮丧和感怀——或许大家没有意识到,尽管海洋是如此的辽阔、尽管这里曾是生命的摇篮、尽管海洋至今都孕育着着小到蓝藻大到蓝鲸这样繁多的生物,但今天的海洋,已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空旷荒芜:因为我们的过度索取、因为我们的肆意破坏,海洋生态正处在崩溃的边缘。

几十年前,一本《寂静的春天》开启了全球的环保主义浪潮,而在今天,海洋面临的境况恐怕比当时更为危急——我为大家推荐的这本《假如海洋空荡荡》,就毫无遮掩地抛出了一个令人略感不适、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假如海洋变得空荡荡,我们将会何去何从?

或许,这本书的名字会让人觉得有些夸大其词,因为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坚信,耕地可能会荒芜,野兽可能会捕杀殆尽,但海洋是如此的富足广袤,生物资源取之不尽且源源不绝,只要取之有道,人类就会拥有永远享用不尽的海洋资源。

问题恐怕就出在「取之有道」这个词儿上。尽管人们不愿承认,但如今的海洋生物资源已经走到了拐点:自 1988 年以来,全球渔业的总产量由增长转为下滑,而许多历经千万年演化的伟大生物,甚至已经彻底地走进历史。

人们总是习惯于逃避现实,但逃避并非总是有用。

作为全球知名的海洋生物保护学家,本书的作者卡鲁姆·罗伯茨全面研究了近千年来人类从海洋中不断索取资源的历程,他发现,正是这种对环境承载力的盲目乐观,和对自身欲望的毫不克制,共同酿成了今天的危局。

而对于我来说,驱使我将这本书与大家分享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这些岁月长河中的故事,我更希望各位知友们在阅读此书后,可以严肃认真地思索一个问题:是什么,成就了我们今天的文明,而已经立足在如此高度的我们,又该如何与自然相处?

在接下来的解读中,我将通过三个要点,向大家解读这本书的内涵: 第一个要点:我会简要介绍一下人类向海洋索取资源的历史; 第二个要点:我想向大家展现海洋生物资源的现状; 第三个要点:我愿与大家共同思索,我们可以为海洋做些什么。

下面我们来说第一个要点:人类向海洋索取资源的历史。

纵观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我们生活中的诸多方式已经与祖先截然不同:医学的发展大为延长了我们的寿命,金属的翅膀帮助我们翱翔云端,便捷的物流将世界紧密联系,而无形的电波,更是将这篇领读送到各位的耳畔。

可恰是在这样剧烈的技术革命下,却有一种古老的生存方式不仅未被淘汰,甚至还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愈发重要起来。几千年来,我们对自然生物资源的索取已经从狩猎采集逐渐转化为大规模的驯化养殖和农耕,渔业活动的本质却未曾发生任何本质性的变化——湖泊、河流和大海,是我们最后的狩猎场,乘风破浪的猎手们,为我们源源不断地带回丰硕的猎物。

可以想象,诞生于大河流域的古文明们,最初的捕猎目标自然是淡水中的生物资源,但随着人口的增长,面积有限的淡水水系已经逐渐不能满足需求,更何况农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占用宝贵的水资源。所以虽然各地文明所处环境和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但最迟在 12 世纪,全世界的水上猎手们的目光就都已经转向了蓝色的大洋。

潮汐一同沉浮的海洋文明,最早蒙受海洋的福荫。在欧洲,两种鱼撑起了西欧和北欧各国的国运。风干后的鳕鱼蛋白丰富且不易变质,维京人正是靠着它才得以纵横四海;而对于备受中世纪天主教清规约束的西欧诸国来说,鳕鱼则是斋戒时期最重要的肉食来源,时至今日,炸鳕鱼和薯条的搭配,依然经常登上英国国宴的餐桌。

更令人惊奇的是,体型很小的鲱鱼,居然支撑了一个全球性大国的崛起:地域狭窄又水系繁多的荷兰,曾长期受到耕地面积不足的困扰,而通过对鲱鱼捕捞和加工的创新,这个低地小国不仅垄断了欧洲的水产贸易,更因此演化出一系列的运输和金融配套产业。满载着鲱鱼的荷兰商船,开启了「海上马车夫」的宏大征程。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