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孩子一生要经历的三种教育阶段(在美国对儿童的爱护孩子一生中最大的4个坎,帮他迈过去,一生幸福)

▲家有女儿,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父母是孩子的底气,每一次撑腰,都是一次爱的推举。

孩子人生中的这四道坎,是他们将来成长成才、幸福快乐的关键,父母一定要尽力帮助孩子迈过去。

——鹿妈 

作者 | 吴漾来源 | 萨提亚育儿(ID: satiryuer)研究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多年,看过许多这样的文章: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低声教育;

父母说话的方式,决定着孩子内心的温度......

其实,在这些文章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教育的底层逻辑:心理营养。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父母对孩子有效的“爱护”,便是让孩子的“心理营养”逐步丰盈。

在孩子的一生中,有4个坎,在无声地检验着父母对孩子“爱护”的智慧,也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第一道坎:

当孩子的“能力”与“欲望”在较劲时

在成年人的世界,有这样一句话:

大多数人的烦恼,均来自于能力与欲望的不匹配。

实际上,“能力”与“欲望”的矛盾,几乎贯穿人的一生。

你一定看过孩子有这样的行为:

3个多月大的婴儿,会憋得满脸通红、急得哭闹地尝试“翻身”;1岁左右,刚学会走路的宝宝,不喜欢人扶,刚摸着走两三步,便忍不住要跑;2岁时,得到一个装玩具,兴致勃勃研究了半天,依然不能灵活控制,气得将玩具使劲扔在地上,甚至用脚去踹......或者,再大一点的孩子,越让他小心谨慎、稳扎稳打,他越是不可一世、傲慢自我。

面对孩子的“自不量力”,你会怎么做呢?

美国体操冠军肖恩12岁时,便被选进美国青年队。

肖恩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很满。

除了日常训练外,还有2小时的作业、文学会、写作文、诗歌、当志愿者。

终于,肖恩扛不住了,在去训练前,她躲在房间里哭,担心自己坚持不下去,害怕教练和妈妈失望。

其实,妈妈早已料到,对于12岁的孩子来说,这么多事儿一定会扛不住。

而她,却没有提前干预,在发现孩子沮丧时,理智地帮孩子分析:

“你是在为自己练体操,你要弄明白的是,你决定退出是因为你想退出,而不是因为你今天的情绪很糟糕。你去与不去,我都会支持你。”

高估自己、低估事情,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坎儿。

当“我能行”到“原来我不行”的次数越来越多时,人的自我保护机制便会本能的打开,逐渐发展成:我不行、我不能。

实际上,“欲望”与“能力”的矛盾,也是一个人与自己的关系。

杨绛先生曾说过:“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当孩子“输给自己”时,父母的反应,便是奠定孩子自我认同感的基础。

真正懂爱的父母,会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理顺自己、突破自己。

当你能够换一种表达方式:

把“我说了吧”换成“你现在一定感到很沮丧吧”;把“叫你不要这样”换成“或许,这件事对你来说有些难度”;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换成“宝贝,你需要我的帮助吗”;......

此时,你给予孩子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力量。

第二道坎:

当孩子的“本能”与“自律”在拔河时

知乎上,一位妈妈抱怨:

今年6岁的女儿,眼看就要上小学了,可是,整天一点儿正事不干。

说好了,只看10分钟电视,结果,看了半个小时,关掉电视就大哭大闹;

拉了勾,每天写10个拼音字母,每次写不到2个,就开始扯东拉西;

好不容易,坐下来学习一会儿,不是上厕所,就是口渴......

妈妈说,眼看着幼升小倒计时了,正式上学后,孩子这样任性妄为该怎么办。

特别理解这位妈妈的焦虑。

《少有人走的路》说:

“人生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就是自律。”

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

“最好的教育,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可以说,人这一生,都在接受规则和习惯的检验。

而人这一生,最大的难题,莫过于“本能”与“自律”的较量。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孩子,难以自控呢?

其实,在脑科学研究中早有结论:人的大脑有三层,分别是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顾名思义。“本能脑”展现着人的本能,“情绪脑”表露人的情绪,而“理智脑”则管理着人的理智。

令人沮丧的是,这三者在人脑的地位却是:固执己见的老人、经验主义的中年人、蹒跚学步的孩童。

可想而知,“理智脑”再可贵,也难以拗得过“老人”和“中年人”。

在培养孩子的自律时,父母首先需要明白,趋利避害、及时满足,是人类的本能。

在本能面前,无关对错,唯有理解和接纳。

其实,道理很简单。

看得津津有味的动画片,却被戛然而止,“不开心”是本能。

父母先要尊重孩子的本能,允许她哭闹。

当情绪得到了释放,再引导她使用“理智脑”来学着管理自己,逐渐让孩子尝到“自律”的甜头。

《正面管教》中,一直强调“温和而坚定”也是如此。

在引导孩子自律的路上,冲突、发泄并不是拦路石,而是引渡桥。

第三道坎:

当孩子“性格”与“人际关系”在比力时

成为父母后,看到这样的孩子,一定会心疼吧:

工作没做完的同事要去唱K,便给已经下班的他打电话,他心里不想答应,嘴上却说了“好”;

同事们平常聚餐不带他,好不容易带上了,也是买单或给人挡酒;

好不容易愿意带他去玩,结果,改了地点也没人告诉他;

他的心在滴血,第二天却依然主动给大家买了奶茶,还说自己忘记了聚餐......

这个“他”,是电视剧《女心理师》中的小莫,许多网友表示,小莫就是自己。

为什么我们捧在手心、精心呵护的孩子,在与人交往的时候,竟然是卑微讨好的“软柿子”呢?

心理学家米基·法恩曾说过:

讨好型人格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童年创伤,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爱”。

小时候的小莫,性格比较内向,经常遭到同学的欺负。

当他回家向爸妈求助时,妈妈说“不要去招惹他们,你不招惹他们,他们就不会欺负你。”

爸爸说,在外面要学会和人相处,不能像在家里和爸妈一样耍小性子。

有这样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哪怕是孩子的世界,也同样有一个父母看不见的江湖。

孩子的善,是真的;孩子的恶,也是真的。

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孩子一生的必修课。

当孩子在人际交往中,遭到排挤时,聪明的父母会告诉孩子:“宝贝,没有人能让所有人都喜欢。”

当孩子在人际交往中,遭到欺负时,智慧的父母会观察孩子:

发现他感到难过、压抑,父母要在认可和帮助孩子梳理情绪的同时,以合适的路径去干预,而不是把孩子推向“江湖”,让他自己去闯出一片“血雨腥风”。

无论何时何地,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就在身后。

千万不要把孩子,推向无人之境。

第四道坎:

当孩子的“信心”与“挫败”在角逐时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那么,接连失败,真的会一直有信心走下去吗?

作家刘继荣的儿子,学习成绩不怎么拔尖,有一次甚至突破了上学以来的新低。

儿子向她求一个“惩罚”,可是,在刘继荣的家里,从来没有考不好就罚的先例。

刘继荣没有惩罚孩子,反而给他介绍了一位很有才华的叔叔,在与叔叔的交往中,孩子明白了,知识并不单纯是用来考试的,更多的是用来发现快乐的。

然而,当孩子刻苦努力,以为下次一定可以考好时,竟然比上次还惨。

看着儿子仿佛世界末日的模样,刘继荣又带儿子认识了一对祖孙。

孙女是在唐山地震中幸存的孤儿。

满身伤痕,虚荣不堪的她,幸得奶奶的接纳与照顾,逐渐长成了健康快乐的大人。

然而,在女孩刚大学毕业时,奶奶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比起“设计梦”和“照顾奶奶”的抉择,女孩更痛的是,奶奶再也不能关心和认识她了。

最终,女孩选择了继承奶奶的手艺,经营了一家粥店。

在与女孩的交流中,孩子明白了:人生路上,挫折常有,失败常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败便退。

人生路上,教会孩子如何与失败相处、如何看待挫折,就如同在给孩子播下翅膀的种子,待到孩子长大成人之时,可以自由翱翔。

即便无法飞出天际,在飞翔之时,也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成为妈妈后,总是在想,什么东西,才能让孩子不惧此生呢?

正是这样的忧心忡忡,让我们在面对孩子时,给多了怕溢出来,给少了怕不够。

其实,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正是在点滴生活中,温和而坚定的爱和接纳。

以此,来充盈孩子的内心,让他们本自具足,信赖自我。

*来源:萨提亚育儿(ID: 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图虫创意。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女儿派

每晚八点陪你一起成长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